卻說郭道宜率領一千親兵,策馬徐行,臨近東門,見天近傍晚,便於三裡外安營紮寨。
入夜,星光漫天,他登上一處高坡,仰觀天象。
正沉吟時,忽見一員斥候匆匆奔來,跪道:“稟郎中,營外十裡,有一支高軍士卒,正往大營奔來。”
“好!”郭道宜大喜,“有多少兵馬?”
斥候回言:“觀其等旌旗,漫天遍野,延綿數裡之長,足有萬餘人。”
郭道宜仰頭大笑:“高楷失智,果然中我計策。”
親衛疑惑道:“郎君,我等伏兵莫非失敗?”
郭道宜冷哼一聲:“這些驕兵悍將,目無尊卑,欺我為文士,不通戰陣,不將我放在眼中,我豈能毫無察覺?”
“正要借高楷之手,給其等一個教訓,以免勢大難製。”
親衛麵色一變:“郎君,倘若其等心懷怨憤,投靠高楷,一齊來攻,那該如何是好?”
郭道宜嗤笑一聲:“我大涼聲勢如日中天,這些廝殺漢豈敢輕易背叛?”
“即便其等變節,待擒殺高楷,我亦可興師問罪。”
“屆時,我必上稟陛下,治一個誅三族之罪,待其等求饒,我再上書說情,從輕發落。”
“如此一來,誰敢不畏服?”
親衛連連點頭:“郎君恩威並施,這些廝殺漢必定感恩戴德,為您所用。”
郭道宜大笑一聲,肅然道:“傳令,以嘉麟守卒為前軍,抵抗高楷兵鋒。”
“我親領後軍,以防不測。”
“敢有臨陣脫逃者,立斬不饒!”
“是!”諸將神色一凜,不敢怠慢。
令旗搖動,三千嘉麟守卒列陣在前,設下拒馬槍,又有弓箭手蓄勢待發,迎接高軍兵鋒。
其後,郭道宜領一千親衛督軍。
“久聞高楷屢次以少勝多,反敗為勝,聲名傳遍隴右,世人皆道其用兵如神。”
他心中頗為不屑,“如今一見,便知大謬,著實誇大其詞。”
“我不過略施小計,高楷便入轂中,談何英主?”
過不多時,果然見得一支兵馬奔來,旌旗招展,飛沙走石,掀起偌大聲勢。
親衛心中惴惴:“郎君,高楷足有萬人,我等不過四千之數,如何與他抗衡?”
郭道宜笑道:“兵貴精,而不貴多,我等以逸待勞,必能大敗其軍。”
“何況,我豈能毫無準備?”
“你且上前,一看便知。”
親衛聞言,凝神注視良久,驀然大喜:“竟是此物?”
隻見百步之外,草地之間,一條條鐵絲橫亙,細長如針,淬著寒光,若不仔細觀察,難以察覺。
“絆馬索?”
“正是。”郭道宜麵露得意,“這絆馬索由陛下賜予,集合姑臧一眾能工巧匠所製,最是堅韌銳利,不管馬蹄還是人骨,一觸即斷。”
“出其不意之下,必能大敗高楷,取他首級,向陛下請功。”
親衛喜不自勝:“郎君算無遺策,我等佩服。”
郭道宜置之一笑,遠望前方兵馬突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高楷,你百戰百勝的戰績,正當於我手中終結。”
“借你性命,揚我威名,你也算死得其所了!”
話音剛落,高軍已然奔至百步之外。
眾人正期待其等人仰馬翻、哀嚎慘叫。
然而,事與願違!
高軍主將一聲令下,竟齊齊勒馬停駐,毫無寸進。
“這……”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郭道宜心中一個咯噔,凝神望去,不由驚駭失聲:“怎會如此?”
這一支高軍兵馬,不過千數,何曾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