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唐檢俯首聽命。
一道道軍令,從河池發出,由傳訊兵卒快馬加鞭,送至各州縣。
翌日,高楷率眾來至興州、順政城,以此為大將軍府,召集兵馬,轉運糧草。
三日後,順政糧倉已然囤積四萬石糧草,三州兵馬攏共兩萬五千餘,齊齊彙聚城外。
高楷正欲率軍起行,忽見唐檢上報一則軍情。
“主上,奉宸司探知,朱劫將大部分糧草,放在巴州清化城中。”
“哦?”高楷麵露驚訝,“可知城中守將為何人,有多少兵卒?”
唐檢回言:“守將名為馬規元,統率五千兵卒。此人為一員猛將,號稱有降龍伏虎之力。”
高楷若有所思。
徐晏清不解道:“清化不過一座小城,朱劫為何將糧草置於此地?”
“朱劫起兵於此,自以為龍興之地,又有精兵強將駐守,必能萬無一失。”唐檢說道。
楊燁笑道:“主上,兩軍交戰,糧草為重中之重,這朱劫如此不智,竟將糧倉設於偏遠之地。”
“正是天賜良機,我等正可派兵,奪取清化。”
“朱劫孤軍深入,沒了糧草,不過一盤散沙,不足為慮。”
高楷微微頷首:“此言有理。”
“傳我軍令,即刻行軍,過利州,趕往巴州。”
“是!”眾人凜然遵從。
令旗搖動,兩萬多大軍撥馬轉頭,直奔利州,經三泉城。
這一日,來到嘉川城外,此城為利、巴二州交界之處,過了此城,再行八十裡,便是巴州七盤城,距離清化不遠。
眾人正要策馬急行,忽見高楷勒馬佇立,擺手道:“且慢!”
楊燁疑惑道:“主上為何裹足不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楷遠望一眼清化方向,沉聲道:“此計難成,須得另想他法。”
“元整、晏清,你二人率五千兵卒,前往清化,伺機而動。”
“若能攻下,自是最好,若不能,便將其圍困。”
“其餘兩萬兵馬,隨我去梁州,奔赴昇山。”
“得令!”徐晏清、元整二人領命而去。
楊燁百思不解:“主上,清化近在眼前,卻不去襲取,反而繞道昇山,這是何故?”
高楷淡聲道:“糧草雖然重要,我料朱劫未必因此收兵。”
“昇山為梁、集二州邊界,不如潛入山中埋伏,隨機應變。”
楊燁難掩憂慮,暗道,大軍繞行諸州,疲於奔命,可非上策。
何況,朱劫如何行事,是否從昇山進軍,也未可知,主上此番軍令,著實太過弄險。
與以往沉著冷靜,大相徑庭。
不知是何緣故?
隻是,高楷並未解釋,叫他絞儘腦汁,也參不透其中原委。
“清光如水,結成慶雲蓮花,這可是道門真人氣象。”高楷心中思忖。
“不知是何方大派弟子,輔佐朱劫。”
“看來,須得召來謝無逸,以備不測。”
“另外,也要知會竇儀一聲,見機行事。”
想到這,他喚來唐檢耳語一番。
不多時,唐檢策馬揚鞭,率領數個奉宸司校尉,匆匆去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一戰,怕是安危難料。”高楷神色凝重。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