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巴縣。
府衙之中,郭雄正召集麾下文武,升堂議事。
“主上,渠州傳來消息,朱劫願降。”一員小校拱手道。
“好!”郭雄大喜過望,“派人前往流江,賜予朱劫金銀財帛,叫他仍治渠州,不必相疑。”
“是!”
堂下,長史陳敬軒勸諫道:“主上,朱劫狼子野心,絕非屈居人下之輩。”
“縱然一時歸降,亦不可輕信。”
郭雄笑了笑:“我怎會不知?”
“隻是,渠州與蓬、通等州接壤,招降朱劫,便相當於一道屏障,抵抗高楷。”
“何樂而不為?”
陳敬軒仍然擔憂:“朱劫屢屢屠城,食人肉,幾乎與禽獸無異。”
“收降於他,恐怕對主上名聲不利。”
郎將龐忠冷哼一聲:“他既入主上麾下為臣,怎能再食人肉?”
“若他膽敢再犯,主上順應民意,將他殺了便是。”
“此舉必大快人心,無損主上名聲。”
郭雄頷首一笑:“正是此理。”
“元壽,你攜文書前去流江,封朱劫為歸德將軍,命他安分守己,等候大軍到來。”
“是!”下首,記室參軍鄭元壽拱手領命。
陳敬軒吃了一驚:“主上竟要動兵?”
“正是!”郭雄點頭,“高楷坐擁巴南四州,大半個山南西道,若再不起兵征伐,這偌大的基業,便要落入他手中了。”
自從兄長郭羽暴斃,郭宏被殺,他便決心為其等報仇。
先擒殺高楷,奪回漢中八州,再反攻長安,殺了董澄,告慰兄長在天之靈。
可惜,此前獠民作亂,他分身乏術,隻能眼睜睜看著高楷攻城掠地。
如今,獠民平定,坐擁五州之地,數萬軍民,正要順勢起兵,與高楷一戰。
“不可!”陳敬軒連忙勸阻,“主上,眼下正值寒冬臘月,天時不至,不利於行軍作戰。”
“何況,高楷兵精將廣,又頗有計謀,麾下文士猛將眾多,並非輕易可擊敗。”
“還望主上三思。”
郭雄歎道:“我亦知此事。”
“奈何,若不反其道而行之,怎能擒殺高楷?”
“我意已決,不必勸諫。”
見他意誌堅定,陳敬軒咽下話頭,轉而說起一事:“主上既要出兵,不如聯結蜀王張常遜,一齊對陣高楷。”
“我等由渠州,攻取蓬州,蜀軍由劍州,攻打閬州,兩相夾擊之下,高楷必定大敗。”
郭雄頗為意動:“若能說動張常遜出兵,自是最好。”
“可惜,此人膽小如鼠,龜縮一隅,恐怕難以說動。”
“何況,即便他願出兵若他攻下閬州,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陳敬軒笑道:“此事簡單,主上不必憂慮。”
“可許配一女,與蜀王結親,他若應允,便是主上女婿。”
“屆時,再請他出兵,豈不輕而易舉?”
“若他攻下閬州,微臣亦有一計,叫他完璧歸趙。”
郭雄眸光一亮,正要應下,卻見龐忠開口:“陳長史莫非忘了,董澄許配一女,為張常遜王後,正要舉辦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