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李光焰收起長弓,惹得一片讚歎。
“李郎將箭無虛發!”
“郎將神射!”
李光焰淡淡一笑:“即刻傳令,降者不殺。”
“再向主上稟報,敵將已死。”
“是!”眾兵卒轟然應諾。
何重貴一死,三千蜀軍頃刻間亂作一團,除卻趁機逃跑者,餘下之人,聽聞李光焰不殺降卒,連忙放下兵器,跪地求饒。
些許負隅頑抗者,即刻平定。
高楷聽聞捷報,大笑一聲:“光焰神射,百發百中,果然不凡!”
眾人亦是讚歎。
不多時,收攏殘兵,整肅戰場,高楷率眾來至江油關下。
抬頭望去,關樓高達七丈,寬有六丈,攏共四層。
下層為三進門洞,由青磚砌成,中間兩層為廊道,環繞著箭垛、弩台,上層為了望台、箭樓。
關樓正中,懸掛一塊牌匾,書寫“江油關”三個遒勁有力的金字。
左側,立著一尊花崗岩漢闕,題有“蜀漢江油關”五個墨字。
隻是,曆經數百年光陰,風吹雨打,日曬霜雪,已然斑駁不堪。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高楷慨然一歎,“世事變遷何其之快。”
楊燁笑道:“憑懷吊古,徒增傷感,不如放眼當下,做一代之弄潮兒。”
“此話頗有玄機。”高楷淡笑一聲。
“主上,末將幸不辱命,拿下江油關。”馬蹄聲驟然響起,李光焰拱手道。
“關內守卒皆降,民眾安定,府庫完整,並未有絲毫損傷。”
“好!”高楷大喜,“此戰,光焰當居首功。”
諸將自無異議。
跨過吊橋,走到內城,登上城樓,遠見東方既白,一絲絲金光噴薄而出,照徹天宇。
高楷開懷大笑:“江油關既在手中,成都不遠矣!”
眾人皆神色振奮,丟了江油關,蜀國以北門戶大開,隻需南下奪取漢州,便可直趨成都城下。
生擒蜀王張常遜,覆滅蜀國,全據劍南道三十九州。
不過,眼下還需往南,拿下涪城,平定綿州,再過鹿頭關。
夏侯敬德爭先恐後:“主上,末將願為先鋒,攻下涪城。”
“可!”高楷點頭,“你且去,率三千兵卒,突襲涪城。”
綿州攏共九縣:涪城、昌明、羅江、神泉、龍安、魏城、鹽泉、西昌、巴西,以涪城為治所。
取得涪城,綿州其餘八縣可傳檄而定。
“是!”夏侯敬德歡天喜地去了。
楊燁倏然開口:“主上,綿州東有劍州,南鄰梓州,我等若南下攻取漢州,須得提防,嚴光遠、裴行基二人率軍來攻。”
“此言在理!”高楷頷首,“待拿下涪城,再行計議。”
“另外,長安兵馬來攻,須得設法退敵。”
不然,兩方夾攻,腹背受敵,於戰事不利。
楊燁建言道:“此前,豫國公王玄肅,曾派使者封長卿,拉攏主上。”
“如今,董澄進犯,主上不如派一使者,前往洛陽,說動王玄肅攻打長安,解南鄭之圍。”
唐檢蹙眉道:“遠交近攻,固然有道理,隻是,王玄肅為一方梟雄,恐怕不會因為三言兩語,便興兵相助。”
“無需他真的起兵。”楊燁笑道,“隻需派一支偏師,佯攻潼關,董澄多疑,必定撤回兵馬,拱衛長安。”
“此計不錯。”高楷讚同,“便以華英齡為使者,前去洛陽。”
“切記,到了洛陽,務必先行求見封長卿,請他出麵,方能說動王玄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