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益州、成都。
蜀王宮中,張常遜駭然失色:“鹿頭關竟然失守了?”
小黃門戰戰兢兢:“正……正是!”
“怎會如此?”張常遜滿臉不敢置信,“杜崇文呢?”
小黃門囁嚅道:“”漢州廣為流傳,高楷得神仙相助,乍然翻越鹿頭山,突至關內,與關外大軍裡應外合,”
“杜刺史抵擋不住,已然……已然兵敗身死了。”
張常遜癱軟在玉榻上,隻覺渾身勁力皆被抽空。
“胡言亂語!”孟之祥嗬斥道,“怎會有神仙相助?”
小黃門磕頭如搗蒜:“奴婢所言,句句屬實,還請大王明鑒!”
張常遜揮了揮手,澀聲道:“退下吧。”
“謝大王!”小黃門如蒙大赦,忙不迭地告退。
“事到如今,孤該何去何從?”張常遜唉聲歎氣。
階下群臣皆神色黯然,無言以對。
本以為杜崇文這蜀中名將,率兩萬大軍,足以鎮守鹿頭關,將高楷擋在關外。
誰沒想到,這區區三日,鹿頭關便已失守。
叫人情何以堪?
沉默良久,群臣之中忽有一人出列,沉聲道:“大王,為保蜀國百姓,不如……獻城歸降!”
這一句話,仿佛打開了話匣子,眾人齊聲拱手:“為百姓計,還請大王歸降!”
張常遜頗為意動,正要點頭答應,忽見孟之祥怒喝一聲。
“爾等世食蜀祿,如今大王有難,不思群策群力,保全蜀國社稷,反而勸說主君投降,是何居心?”
群臣聞言,皆滿臉羞慚。
張常遜歎道:“大廈將傾,狂瀾既倒,非人力可以挽回。”
孟之祥滿臉堅定:“大王不可說此頹喪之語,動搖人心。”
“鹿頭關雖然失守,蜀國仍有三十餘州,不曾易主,大王可下令,召集諸州青壯勤王,保全宗廟社稷。”
話音未落,忽見小黃門去而複返,惶恐道:“大王,外頭傳來消息,扶、茂、鬆、彭、遂、普、榮、陵、眉等諸多州縣,皆改旗易幟,上表歸附高楷。”
“什麼?”孟之祥麵色大變,“這如何可能?”
小黃門跪伏在地,低聲道:“自從高楷攻下鹿頭關,蜀國人人自危,憂心兵鋒一至,身死族滅。”
“因此,一個個獻城歸降。”
“一群寡廉鮮恥的叛逆之人!”孟之祥滿臉漲紅。
群臣麵露異色,忽有人道:“大勢所趨,人心向背,還請大王早日歸降,以保全性命。”
“還請大王早日歸降,保全性命!”群臣齊聲下拜。
張常遜苦笑一聲:“天意如此,徒呼奈何?”
孟之祥厲聲喝道:“先王篳路藍縷,奮戰數十載,方才創下這偌大基業,大王怎可拱手讓人?”
“即便這些州縣反叛,蜀國仍有邛、雅、黎、巂等諸州,心向大王。”
“大王若獻城歸降,置忠臣義士於何地?”
張常遜黯然不語。
“孟長史,你口口聲聲,保全蜀國社稷,隻是,大敵當前,兵鋒銳利,成都卻無一兵一卒,亦無大將,該如何抵禦?”群臣忍無可忍。
“此言極是!”
“若一意孤行頑抗到底,城破之後,大王性命不保,社稷覆滅,宗廟崩毀,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
“九泉之下,有何顏麵去見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