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離去,封長卿麵露疑惑:“高郡公此舉何意?”
邀請兩個外臣,參與封公大典,著實令人費解。
淩霄子淡笑一聲:“若非震懾,便是拉攏。”
“依貧道看來,高郡公並非驕傲自滿之人,此舉多半是拉攏。”
封長卿麵露驚訝:“道長如何知曉?”
淩霄子但笑不語,心中卻是感歎:高郡公麾下,當真人才濟濟。
即便府中一員管事,也氣運不凡。
另一頭,王寅虎回轉府中,向高楷複命。
“主上為何請這二人觀禮?”唐檢頗為不解。
封長卿、淩霄子一踏入南鄭,便被奉宸司察覺。
高楷淡笑道:“自是招攬賢才,共謀大事。”
封長卿有宰相之運,不必多說。
至於那淩霄子,周身道韻盎然,清光如水,可見修為不俗。
即便無法即刻招至麾下,也可示好,以待將來。
唐檢恍然:“主上深謀遠慮。”
高楷笑了笑,望向天際,天下爭霸如火如荼,當然要提早拉攏賢才,謀取先機。
……
翌日,卯時一刻,高楷早早起身,戴冕冠,穿袞冕,手持白玉鎮圭,頭頂垂下七旒。
隨後,由唐檢領儀仗隊,在前開路,緩緩行至前堂。
堂中重新粉刷,煥然一新。
高楷登上石階,坐玉榻。放眼望去,群臣畢至,個個身穿官服,一絲不苟。
王寅虎立於階下,領一眾禮儀官,規範禮數,其後高呼一聲:“拜!”
下首,群臣分左右侍立,左側為文官,以楊燁為首;右側是武將,由夏侯敬德率領。
聽聞此言,齊聲下拜:“臣等拜見郡公!”
高楷一抬手,朗聲道:“平身!”
“謝郡公!”
竇儀倏然出列,小步來至階下,早有一名內侍,呈上金冊。
“維天佑十三年、歲次戊寅、七月戊辰望。”竇儀打開金冊,大聲宣讀。
“昔者哲王受圖,上聖垂範,建社稷壇、設宗廟,以寧邦國,既又在於至公,亦事兼於權道。”
“隴西郡公、冠軍大將軍高楷,平定四道,文德武功、宏圖昔著。”
“仁惟任重,宜乘鼎業,可立為秦國公、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
“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半晌之後,竇儀宣讀完畢,又有一名內侍呈上金印。
高楷微微點頭,王寅虎會意,連忙雙手接過。
群臣再度下拜,高呼道:“臣等拜見秦國公!”
高楷麵色肅然:“眾卿請起!”
“謝秦國公!”
緊隨其後,竇儀再次宣讀金冊。
封母親張氏為秦國太夫人、正妻楊皎為秦國公夫人。
話音落下,便有內侍持金冊、玉印,送往後堂。
接著,竇儀宣讀冊命,追封父親高修遠為威國公、祖父為景國公、曾祖父為宣國公。
登時,高楷隻覺氣運高漲,恍如銀河落九天,大鼎猛然一震,蕩開無邊紫光。
隱約間,有一絲絲金色夾雜其中。
“這是……王者之氣?”高楷大喜。
雖然隻有這一絲一縷,卻是一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