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宇豁然開朗:“不光如此,我等正可用蜀錦,得來的暴利,從天下諸道州換取糧食、金銀、珍寶,可謂財源滾滾來!”
眾人皆驚歎不已。
沈不韋滿臉謙遜:“這不過雕蟲小技,難登大雅之堂。”
高楷搖頭一笑:“這可不是雕蟲小技,用得好了,勝過千軍萬馬。”
“此事便由你操辦,不拘劍南一道,隴右、河西、山南西道,也可參與進來,一同獲利。”
“遵令!”沈不韋自無異議。
蜀錦之事議定,高楷看向竇儀,溫聲道:“竇公,禮部司掌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最為清貴。”
“有勞竇公夙興夜寐、匡正禮數、查漏補缺。”
竇儀連忙拱手:“老臣必定儘心竭力。”
高楷微微頷首,交代道:“我欲在禮部司下設一宣慰使,負責宣傳政令,安撫民心。”
“另外,自從絲綢之路重開,羌人、氐人、突厥人、大食人、天竺人、粟特人、西域諸國人齊聚南鄭,沿途亦有不少,落腳四道州,就此紮根。”
“可讓宣慰使多加關注,廣為宣傳各族和睦相處,不得互相仇視、攻訐,尋釁滋事。”
“同時,勿要讓一縣一州異族人太多,甚至超過漢家人,以免滋生動亂。”
他雖允許各族來往經商,不設阻礙,但絕非放任自流。
無論如何,一地漢家人口,需占八成以上,才可治亂安定、休養生息。
“主上深謀遠慮,老臣佩服!”竇儀慨然道。
高楷笑了笑,複又提起一事:“另在軍中設宣慰司,宣揚忠君報國之思想,時刻關注軍心,撫慰士卒。”
槍杆子裡出政權,他可不會忽視統一思想的重要性。
“遵令!”竇儀、徐晏清齊聲應和。
停頓片刻,高楷朗聲道:“如今,正逢收割時節,糧食為國本,如何重視也不為過。”
“各部司須得齊心協力,使倉廩殷實,物阜民豐。”
眾人拱手稱是。
“此外,這農忙時節,可讓軍中士卒輪流返鄉,幫忙收割。”高楷神色鄭重。
“待農閒時,安排士卒訓練,使弓馬嫻熟,武藝精通。”
“此事便由晏清你來負責。”
“遵令!”徐晏清拱手領命。
“同時,劍南道一戰、死傷兵卒撫恤到位,死者名入英烈祠。”
“有功者按律升遷,有過者依法責罰,務必賞罰分明,不得有誤!”
徐晏清恭敬應是,忽而建言道:“主上,依微臣看來,軍中年老、傷殘、患疾病者不在少數,不如裁汰部分,保留青壯之卒。”
“可!”高楷頷首,自他起兵以來,曆經大大小小戰役不知凡幾,軍中著實有不少力不從心者,須得更換一批,以招募新兵,保證軍中流動。
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正是這個道理。
想了想,高楷囑咐道:“這些勞卒傷卒,可考核一番,若有能力者,可委任裡長、鄉長,乃至於縣中官吏,甚至一州刺史。”
“務必量才適用,勿讓老兵寒心。”
“同時,願意返鄉為農者,可發放一筆錢財,作安家之用,犒賞其功。”
“此事我當親自過問,務必儘心,不得怠慢!”
“是!”徐晏清讚道,“主上仁德!”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