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城外,護城河不遠,高楷勒馬佇立,遙望城池上空,忽見一縷紅光飄來,彙入大鼎,不由笑道。
“傳令,全軍將士彙聚於南門,無需強攻,自有人開門投降。”
眾文武大吃一驚:“主上如何得知?”
高楷笑問:“唐檢,你可知邠州刺史為何人?”
唐檢不假思索:“此人名為杜禦,出身關中士族——京兆杜氏。”
關中士族,以韋、裴、柳、薛、楊、杜為首,世代簪纓,屢受重用,高官不迭,已然成為門閥。
於名聲上,隻比五姓七望稍遜一籌,但在關中大地,掌控長安這政治中心,實際權利不遑多讓。
楊燁恍然:“世家大族實行分籃之計,絕不會把全族押在一人身上,必定左右逢源,四方交好。”
“每到大廈將傾之時,往往最先倒戈,並無死守殉主之心。”
唐檢冷哼一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高楷笑了笑:“世上無千年王朝,卻有千年世家,管中窺豹,可知其等生存延綿之智慧。”
話音剛落,果然見得南門轟然一聲大開,吊橋放落。
千餘守卒個個跪地迎接,口稱願降。
高楷一夾馬腹,便要起行。
楊燁連忙勸阻:“主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可輕涉險境。”
“無礙!”高楷搖頭一笑,“有敬德、光焰為我前鋒,兒郎們為我護翼,有何可懼?”
他跨過護城河,進南門,早有一人身穿緋紅官袍,叉手侍立。
“下官杜禦,拜見秦國公!”
高楷看他一眼,見他頭頂青氣成雲,紅光點點,不由暗讚:倒是一員封疆大吏。
“起來吧!”
“謝秦國公!”杜禦不卑不亢。
高楷笑道:“杜刺史深明大義,使城中百姓免於戰火,不失為天下表率。”
“便官居原職,仍為邠州刺史,撫境安民。”
“遵令!”杜禦麵露喜色。
心中暗思:秦國公果然仁德,善待降臣。我杜氏正可轉投明主,為秦國公效力。
至於齊王董澄,不過明日黃花,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高楷勉勵一番,隨即踏入縣衙,朗聲道:“新平已得,還請杜刺史書寫檄文,勸說其餘三縣來降。”
“微臣自當奉命!”杜禦毫不推辭,當即一揮而就。
不出兩日,諸縣皆上表歸附,邠州平定。
李光焰建言道:“主上,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邠州既得,正可率輕騎,一鼓作氣直奔雍州,兵圍長安。”
高楷頷首:“傳我軍令,大饗士卒,稍後立即騎兵,沿涇水南下,經奉天,過鹹陽,直取長安。”
“得令!”眾人轟然應諾。
……
話分兩頭,岐州、雍縣。
城樓之上,王宗仁遠望城外連綿大軍,麵沉如水。
“祁山道、陳倉道二路奇兵如何了?”
陸紀覽拱手道:“稟大將軍,兩路奇兵正如預料之中,逼近目的地。”
“祁山道一路,已沿渭水逆流,至上邽城外。”
“陳倉道一路,經秦嶺棧道,已然接近黃花縣。”
“途中可曾遇到伏兵?”王宗仁詢問。
“不曾。”陸紀覽搖頭,“兩路潛行,皆是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