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會如此不智,竟被薛衍兩萬守卒,硬生生困在這鳳凰穀中,動彈不得?”
高楷麵色凝重:“最要緊的是,若非這黑氣襲來,我竟蒙在鼓裡,坐視糧草告罄,全軍潰敗!”
他悚然一驚,轉而想起一事:奉宸司探知,董澄有樓觀道掌門尹真人輔佐,此人法術神通頗為不凡,疑似有至寶相助。
“看來,我氣運被削,與他脫不了乾係。”
念及此,他眸光一眯:“天道運轉,果然奇妙。”
“那尹真人施法害我,讓我畫地為牢。”
“沒想到,河東道劉競成率兵來攻,卻無意間將我驚醒。”
“大衍五十,天道四九,遁一。”
“這一戰,既是劫數,也是機遇,必有一線生機。”
“度過此劫,便是海闊天空。”
想到這,他當機立斷:“傳我軍令,命馬規元、哥舒浩二人,率兩萬兵卒在此駐守。”
“其餘人等,隨我攻取華州。”
眾人聞言,皆大吃一驚。
唐檢疑惑道:“主上為何改弦更張,去攻華州?”
徐晏清神色一震:“莫非,為了糧食?”
“正是!”高楷笑道,“若無糧食,六萬大軍不擊自潰。”
趙喆不解:“華州便有糧食麼?”
楊燁笑道:“趙郎將有所不知,華州華陰縣,有一座糧倉,名為永豐倉。”
“正是朝廷轉運糧食之地,足有數百萬石。”
“數百萬石?”趙喆又驚又喜,“如此說來,隻要奪取永豐倉,我等再無糧食之憂。”
“不錯!”高楷淡笑道,“除了永豐倉,華州另有一地,至關緊要,必須納入掌控。”
李光焰思緒一轉,脫口道:“主上是說,潼關?”
高楷頷首:“潼關為關中四塞之最,絕不能落在外敵手中。”
“外敵?”徐晏清麵露驚訝,“敵從何來?”
高楷向東望去,沉聲道:“河東道,趙王劉競成!”
“莫非,他竟率兵來攻?”徐晏清倏然一驚。
高楷點頭:“若不出我所料,他必先取潼關,再奪長安城。”
“劉競成怎會突然來攻潼關?”趙喆大惑不解。
唐檢哂笑道:“據奉宸司探知,劉競成對長安圖謀已久,若非河北道燕國公羅士衡、突厥始羅可汗掣肘,他早已南下,奪取京畿道。”
“如今,他生擒羅士衡,占據河北道,坐擁兩道四十七州,兵精將廣,隻需交好突厥,便可興兵來攻。”
趙喆急切道:“萬不可讓他得逞!”
“這是自然!”高楷沉聲道,“眼下,我與他二人,誰先拿下潼關,誰便占據關中大勢。”
夏侯敬德叫嚷道:“末將在這狗屁鳳凰穀,早就待膩了。”
“願隨主上奔襲華州,拿下永豐倉與潼關!”
李光焰、唐檢、趙喆亦迫不及待。
“好!”高楷朗聲笑道,“傳我軍令,生火造飯,稍後立即起兵!”
“得令!”眾人轟然應諾。
不多時,四萬大軍起行,直奔華州。
薛衍本想追擊,卻見馬規元、哥舒浩二將率兵圍困,叫他動彈不得,隻能無奈歎氣。
“龍騰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為可咍?”
高軍所過之處,美原、奉先、富平諸縣,皆望風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