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遵曆代之規,式薦配天之號。”
“謹遣使刑部司郎中蕭宇,奉寶冊,上尊諡曰孝恭皇帝。”
“微臣遵令!”蕭宇躬身應和,接過玉冊,拜彆高楷,便往太廟去了。
於是,陳佑諡號為恭,後世稱為周恭帝,與貴妃韋氏、皇後陰氏、繼後董氏,合葬於京畿道、莊陵。
緊隨其後,王寅虎捧來一疊厚厚的金帛,交予竇儀。
竇儀高聲道:“秦國公、太尉有令,冠軍大將軍夏侯敬德,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可封左武衛大將軍。”
“有司謹具,主者施行!”
“謝主上!”夏侯敬德大喜下拜。
“起來吧!”高楷笑道,“你即將成家,可得穩重起來,收斂毛躁性子。”
“這左武衛大將軍,位高權重,讓你獨掌一麵,凡事三思而後行,再不能像以前一樣,隻顧衝鋒陷陣,卻不考慮後果。”
“謹遵主上教誨!”夏侯敬德麵色一肅。
竇儀等君臣二人說完,又展開一張金帛,朗聲道:“秦國公、太尉有令,秦國公府長史、吏部司郎中楊燁,屢獻良策,安邦定國,可加封京兆府尹。”
“有司謹具,主者施行!”
“謝主上!”楊燁麵露喜色,沉穩下拜。
高楷虛扶一把,鄭重道:“楊燁,你有運籌帷幄,定社稷之才。”
“昔年不嫌我官職低微,前來投靠,著實是我之大幸。”
“這京兆府下轄二十三縣,包括長安城,乃是秦國中樞,如今將府尹之位交托於你,既是信任,也是千鈞重擔。”
“望你我君臣相宜,善始善終,來日,你可宰執天下。”
“主上諄諄教誨,微臣……微臣銘記於心,絕不敢忘!”聽聞這一番話,即便沉穩如楊燁,也不禁激動難言。
殿中群臣皆是歆羨,夏侯敬德為武將第一,楊燁則為文臣之首,堪稱秦國雙壁。
緊隨其後,竇儀手捧金帛,沉聲道:“秦國公、太尉有令,秦國公府司馬、兵部司郎中徐晏清,勤勉不輟,於國有功,可加封隴右道節度使。”
“有司謹具,主者施行!”
徐晏清神色一震,連忙下拜:“謝主上!”
高楷揮手請起,朗聲道:“晏清,你才智過人,實乃國之棟梁,當日主動來投,我記憶猶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隴右道是我起兵之地,曆經大大小小數十戰,方才創立這微薄功業。”
“如今將節度使之位托付,望你多加關注諸州民生,查漏補缺、匡正得失。”
當然,這隻是兼領,不必去蘭州上任。
“主上不嫌微臣才能淺薄,屢加重用,微臣……微臣必定傾儘一身所學,以報恩德。”徐晏清滿臉振奮,饒是他學富五車,也不禁語無倫次。
接下來,竇儀馬不停蹄道:“秦國公、太尉有令,武毅將軍李光焰,智勇雙全、沉毅有籌略,屢立功勞,可封為右衛大將軍。”
“有司謹具,主者施行!”
李光焰推金山倒玉柱,下拜道:“謝主上!”
“快起來!”高楷朗聲笑道,“光焰,你有一代名將之資,治軍嚴謹又頗有謀略,為我麾下諸將佼佼者。”
“如今,你獨掌一軍,乃實至名歸,我再放心不過。”
“望你我君臣推心置腹,成就一段佳話。”
李光焰有些哽咽道:“末將出身寒微,武藝尋常,蒙主上不棄,委以重任,屢加簡拔,方才一展抱負。”
“此等大恩,末將必誓死相報!”
高楷勉勵一番,君臣二人可謂肝膽相照。
其餘文武頗為豔羨,譬如許晉,更悔之不迭——若能早些投效主上,今日論功行賞,也有我一席之地。
可惜,他錯過良機,隻能叨陪末座,看他人節節高升。
“我已年過不惑,韶華易逝,須得把握機會,趁天下未平儘早建功立業!”他暗下決心,思索如何向主上獻策掃平群雄。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