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大營,崔皓笑道:“主上略施小計,劉競成便落入彀中,自斷一臂,何等昏聵!”
楊燁附和:“劉競成麾下諸將,以張釗為第一,智勇雙全。”
“如今,他猜忌肱骨之臣,明升暗貶,剝奪張釗兵權,於我等而言,卻是可喜可賀。”
諸將齊聲讚歎:“主上妙計!”
竟隻憑一則童謠,便讓劉競成自亂陣腳,怎不叫人驚奇?
夏侯敬德迫不及待:“主上,張釗既去,末將願為先鋒,攻打太原!”
“主上,末將……”諸將亦紛紛請戰。
然而,高楷搖頭不許:“劉競成雖疏遠張釗,但仍有賢才良將輔佐,不可輕視。”
“況且,太原城堅池深,又有民有糧,士氣尚存,此時強攻,必遭拚死抵抗,反倒不美。”
“且將太原圍困,打擊援軍,令它淪為孤城一座,同時,不間斷招降,讓城中軍民抵抗之心逐步瓦解。”
“到那時,再行攻城,必然事半功倍。”
“圍點打援,瓦解軍心?”許晉思量一番,讚道,“主上深謀遠慮!”
攻城之策,以攻心為上,不外如是。
眾文武自無異議。
隨後,高楷以圍師必闕之計,兵分三路,圍住東、西、南三麵城門,隻留北門,不設重兵。
同時,讓奉宸司密切關注城中動向,隨時來稟。
……
趙王府,劉競成聽聞軍情,擰眉:“高楷竟圍而不攻?”
“正是!”雷思廉點頭,“高楷圍三闕一,徒留北門。”
“數日以來,大造攻城器械,卻按兵不動,不知籌謀何等詭計。”
自從張釗遭受疏遠,他便取而代之,負責守禦全城。
馮睿聞言,麵露異色:這不正是先前,大王圍困稷山之策麼?
圍點打援,瓦解軍心,使城池不攻自破,實為兵法上策。
隻是,高楷守禦有方,大王縱然使儘渾身解數,也奈何不得。
甚至招致隕星天降,大敗虧輸。
想到這,他忍不住暗歎一聲:大勢將去。
大王聽信讖語,疏遠張釗,奪其兵權,必然使將士離心離德,大禍不遠。
“高楷狼子野心,欲奪孤基業,置我等於死地。”劉競成神色凝重。
“諸位賢才,可有良策退敵?”
眾人正苦思冥想,卻見田仲當仁不讓道:“大王,為今之計,隻能召集援軍,解太原之圍。”
劉競成蹙眉:“援軍一至,隻怕落入高楷算計。”
田仲低聲道:“大王,兵貴神速。”
“倘若援軍神不知鬼不覺,突至太原,必能打高楷一個措手不及。”
“如何神兵突至?”劉競成追問道。
“大王不妨修書一封,以蠟丸封存,派人秘密送出城外。”田仲和盤托出。
“再前往朔州,命蓋刺史領兵勤王。”
劉競成有些失望:“蠟丸傳訊,恐怕引得秦軍察覺,更難避過奉宸司眼目,難以成功。”
如今,太原城惟有北門,可供通行。
似尋常百姓,高楷並不禁止出入。不過,需要接受秦軍士卒、奉宸司校尉聯合盤查,驗明身份後,才能進出。
田仲回言:“尋常之法,自是千難萬難。”
“不過,微臣另有他法,足以瞞天過海。”
“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