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話間,一員小校飛奔來報:“主上,卑職於白登山上發現一座京觀,足有數千之眾。”
“這是何人所為?”高楷神色一沉。
“據聞,此事由張啟、牛進達、嚴申三人提議,始羅可汗下令鑄就。”
眾人義憤填膺:“投靠胡虜,反殺同袍,簡直無恥之尤!”
趙喆尤為氣憤:“朗朗乾坤下,怎能容得奸佞小人逍遙?”
高楷深沉一笑:“唐檢,命奉宸司校尉,傳書一封,就說我欲封賞張啟、牛進達、嚴申三人為郡公,食邑千戶,以酬謝他們暗中襄助之功。”
“這……”眾人大吃一驚。
這三人作惡多端,投靠突厥戕害袍澤,主上不思擒殺,反而封賞高爵,是何道理?
楊燁眸光一閃:“主上之意,莫非借刀殺人?”
高楷神色玩味:“始羅此戰大敗,若要挽回幾分過錯,自當推卸責任。”
“這三人,便是最好的替罪羊。”
“殺之,可平民憤。”
他鄭重交代:“務必將此信,送到突厥牙帳,始羅手中。”
“遵令!”唐檢匆匆去了。
“此計甚妙。”許晉讚道,“始羅可汗經此大敗,必生猜疑之心。”
“這三人,性命難保。”
眾人皆是驚歎。
大同既得,雲州即刻平定,蔚州二縣亦上表依附。
“恭喜主上,全據河東道一十九州!”眾文武齊聲道賀,個個欣喜。
高楷朗聲笑道:“同喜!”
“仰賴諸位出謀劃策,將士們浴血廝殺,方才有此大勝。”
“傳我軍令,有功者詳細記錄,待來日封賞。”
“傷者全力救治,死者名入英烈祠,受香火供奉。”
“一應撫恤翻倍,不得有誤!”
“遵令!”
楊燁建言道:“主上,河東道為關中屏障,至關緊要,為防突厥侵擾,須得安排重兵駐守,以及賢才治理。”
“此話有理!”高楷點頭,思考片刻,鄭重道。
“行烈,今授你為雲、蔚二州刺史,駐地大同。”
“重榮,你為代州刺史;範庸為朔州刺史。”
這三州地處邊境,成犄角之勢,抵抗突厥,可謂重中之重。
高楷囑咐道:“望爾等齊心協力,共同保境安民。”
“謝主上!”三人大喜下拜,齊聲道。
“臣等必儘心竭力,不負主上所托。”
“起來吧。”高楷頷首,“這三州百姓久經突厥侵略,民生凋敝,度日艱難。”
“便免除三年賦稅、徭役,並放糧賑濟。”
“主上仁德!”眾人齊聲稱讚。
高楷笑了笑:“此戰遷延日月,將士們背井離鄉,也該班師回朝了。”
“傳我軍令,三日後起行,回返長安!”
“遵命!”眾文武、士卒皆是大喜。
……
數日後,河北道,幽州,薊縣。
燕國公趙德操聽聞消息,滿臉驚歎:“高楷竟如此善戰,不光太原之戰,覆滅劉競成。”
“更在代、朔、雲三州,大敗突厥,使始羅可汗狼狽逃竄,如喪家之犬。”
他忍不住暗喜:倒要感謝高楷,從今往後,再不用向突厥稱臣,卑躬屈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