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處,崔皓頗為不喜:“道士和尚,乃出家之人,本該於深山、佛寺靜修,怎能登堂入室,乾涉朝政?”
“所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主上為何親近道人?”
“崔少監慎言!”楊燁沉聲道,“主上行事,自有道理,切莫妄加揣測。”
“是!”崔皓神色一凜。
楊燁遠望一眼,暗思:主上從前屢受道士和尚算計,定不會倚重其等治國。
這兩個道人必有特殊之處,才得主上召見。
文臣們頗有微詞,眾武將卻並不在乎。
譬如夏侯敬德,便一心想著何時開戰,建立大功,請主上封個爵位。
待眾人走後,孫伯端難掩神色震動:秦國公麾下這些文臣武將,竟大半頭頂紅氣紫光,可謂滿堂朱紫,無一個庸人。
並且,仍在節節攀升之中,似無止境,著實讓人驚駭。
呂洪疑惑道:“觀師兄神色,似乎發覺隱秘?”
孫伯端壓低聲音:“不可言,不可說。”
呂洪麵色一肅,不再開口。他這師兄最擅觀人,從無錯漏,想來,必是發現天機,卻不便泄露,以免折損陽壽。
孫伯端收束心緒,抬頭一望,卻越發駭然,幾乎扼製不住。
這武德殿上空,五色氣機如瀑布天降,籠罩整座太極宮,恢宏煊赫。
其中,一道道紫光飛旋,隱約有赤蛟騰躍,裹挾浩大聲勢。
“秦國公秉承火德,倒不足為奇。”
“隻是,整座皇宮全無半點陰翳,反而祥雲瑞靄遍布,萬象更新。”
孫伯端百思不解:“莫非,秦國公得高人相助,調理陰陽?”
想到這,他忍不住患得患失起來。
半刻鐘後,殿中轉出一名宦官,其身穿淺綠袍衫,戴黑襆頭,手持一柄拂塵。
他站在石階上,清聲道:“秦公有令,請二位道長入殿一見。”
“遵命!”兩人連忙拱手。
孫伯端悄然看他一眼,難掩驚愕。
這宦官身高七尺,麵容俊美,雖為閹人,卻無陰沉之色,反而一派和煦,讓人如沐春風。
不過,容貌倒在其次,關鍵是,此人頭頂竟紅氣成雲,紫光點點。
孫伯端用儘養氣功夫,才未在臉上顯露出來。
心中卻翻江倒海:秦國公身旁一名宦官,便有如此貴氣,實在叫人驚歎。
不多時,王寅虎領著兩人走進武德殿,一路屏息凝神,腳步聲似有若無。
丹陛之上,高楷正端坐玉榻,頂戴烏紗襆頭,穿紫色圓領袍衫,繡著鶴禦靈芝紋,腰係玉帶,豐神俊朗。
“貧道孫伯端、呂洪,拜見秦國公!”兩人連忙下拜。
孫伯端迅速一瞥,隻見秦國公頭頂紫氣飛騰,隱約化為金色。
六重華蓋之下,一尊大鼎載浮載沉,吞吐無量氣機,照徹寰宇。
他心中掀起驚濤駭浪:觀秦國公麵相,本是稀鬆尋常,雙十年紀時更有一道死劫。如今,卻大改其貌,迥然不同,騰飛之氣勢不可擋。
孫伯端又敬又畏:天意果然高渺難測,秦國公以尋常氣運,竟成六道之主,實在可懼可怖。
“起來吧!”高楷笑問,“不知二位道長,仙鄉何處?”
孫伯端拱手道:“當不得仙鄉之譽,貧道二人,久在薊州青雲山修行,傳承一派道法,名為上景。”
高楷微微點頭,看向兩人,呂洪頭頂青氣彌漫,紅光熠熠,已是不俗。
然而,孫伯端竟紅氣飛旋,紫光氤氳,隱約結成慶雲,周身更有一道道清光,如水波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