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軍大營,趙德操不敢置信:“高楷竟無動於衷?”
辛燎兒點了點頭:“末將依照吩咐,將婦人衣裳射入城中,以作羞辱。”
“隻是,高楷全無反應,沒有半點動兵跡象。”
趙德操難以理解:“他竟能忍得住?”
“他就不怕傳揚出去,素日名聲毀於一旦麼?”
賈敦怡歎道:“陛下,依微臣看來,我們都小瞧了高楷。”
“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高楷忍氣吞聲,必有其他謀算。”
趙德操思忖良久,卻一無所得:“他究竟在謀算什麼?”
辛燎兒急切道:“莫非,高楷在此牽製我等主力,卻暗中派人突襲洛陽?”
“絕無可能!”賈敦怡予以否定,“洛陽與河東道、京畿道交界處,早已布設重兵。”
“高楷一旦派人偷襲,必然暴露無遺。”
希言散人附和:“貧道觀望天象,並無奇兵突至。”
趙德操越發疑慮:“既無奇兵,高楷究竟何意?”
賈敦怡沉聲道:“陛下,我等隻需按照計劃行事即可,千萬不能費儘心思,去猜測高楷用意,反而被他牽著鼻子走。”
辛燎兒讚同:“縱觀高楷用兵,最擅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人疲於奔命,最終掉落陷阱。”
“以往,劉競成、始羅可汗,皆是因此成了他手下敗將。”
趙德操點頭:“二位卿家所言,頗有道理。”
“傳我軍令,讓李大寶立即進發,襲取武關。”
“遵令!”
……
虢州,武關城,孫士廉望著城外潮水一般湧來的燕軍士卒,感歎道。
“果然不出主上所料,趙德操必派人突襲武關。”
“刺史,可要出城將這支伏兵剿滅?”一名郎將躍躍欲試。
“不必了!”孫士廉擺手製止,“主上早有吩咐,隻需防守,讓燕軍不得寸進,時日一長,他們必會退去。”
“不能貿然出戰,以免中計。”
“是!”
城外,李大寶率兩萬兵卒,猛攻三日,卻徒勞無功。
“這孫士廉,不過是個老朽,倚仗姻親關係,方才坐鎮虢州。”
“沒想到,老而彌堅,竟這般沉得住氣。”
任憑他如何搦戰、強攻,孫士廉隻一味駐守,全無交戰之心。
這時,一名都尉低聲道:“將軍,酷暑難耐,兒郎們多有死傷,再這樣下去,恐怕……”
李大寶歎了口氣:“派人向大王傳訊,請他定奪吧。”
“是!”
消息傳到蒲州,惹得趙德操大為光火。
“無能之輩!”
“枉費朕如此信任,提早讓他領兵,以兩萬之眾,對敵區區三千人,竟拿不下小小武關。”
“反而被一介老朽擊退,止步不前。”
“竟還有臉來求援,恬不知恥!”
營帳內,除卻他咆哮聲,無一人敢開口。
半晌後,趙德操收束怒火,冷聲道:“把他撤了,貶為庶民,讓皇甫懿頂上。”
“請陛下三思!”賈敦怡勸道,“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