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州,曆城皇宮。
“陛下,宋州傳來消息,高楷攻入宋城,斬殺孟元朗,覆滅宋國。”
“宋、陳、曹、蔡、亳、潁六州,皆落入高楷手中。”
徐豪神色複雜,孟元朗這亂臣賊子死了,本來應該歡喜。
不過,勝利者是高楷,六州易主,實在讓人開心不起來。
吳宣雅歎道:“孟元朗倒行逆施,視百姓為豬狗,兵敗身死是遲早之事。”
“不過,高楷已然奪取河南道十州,兵鋒直指我鄭國都城,不可不防。”
徐豪忙問:“吳愛卿可有良策,擊敗高楷?”
吳宣雅苦笑:“讓陛下失望了,微臣長於文墨,不通軍事,卻無法退敵。”
“那該如何是好?”徐豪喃喃自語。
吳宣雅低聲道:“陛下,高溫伏誅,青州叛亂已然平息,不如召回皇甫太尉,讓他領兵對抗高楷。”
徐豪抓住救命稻草:“此話有理。”
“立刻發一封製書,請魯王匡扶社稷!”
“遵令!”
翌日,皇甫懿領旨,送走小黃門,倏然冷哼。
“高楷兵鋒正銳,卻要孤和他硬拚,徐豪這孺子坐收漁翁之利。”
“想得倒是美!”
孟大師建言:“大王,陛下猜忌之心,一日勝過一日。”
“若不及早采取手段,恐怕和孟元朗一般,身死族滅,為天下恥笑!”
皇甫懿麵色微變:“你是說,讓孤稱帝?”
孟大師頷首:“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到了今日這個地步,便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堂中一員猛將張啖鬼點頭附和:“大王,孟長史所言極是。”
“天子,兵強馬壯者得之,寧有種耶?”
“徐豪德不配位,這皇帝寶座,正該讓出來,給大王坐。”
皇甫懿遲疑不決:“徐豪這孺子,尚有幾個心眼子,雖將府兵交由孤統領,卻把持著禁軍兵權。”
“貿然和他一戰,恐怕兩敗俱傷,豈非讓高楷得意?”
“怕什麼?”張啖鬼滿不在乎,“他手中兵馬至多三萬,我們卻有五萬之眾,遠遠超過。”
“末將不才,願領兵殺入皇宮,砍下徐豪首級。”
“張將軍不可莽撞!”孟大師勸阻,“徐豪畢竟是鄭國之主,不能倉促開戰。”
“孟長史可有妙計?”
“我聽聞,徐豪將三萬禁軍,交由兩人統領。”
“一人是他叔父,無法拉攏。另一人卻是渤海高氏一支,名為高涵。”
“我與他有些交情,可以設法籠絡。”
“好!”皇甫懿大喜,“若能將他收為己用,大師你當居首功。”
孟大師謙遜道:“微末之勞,不敢領受。”
說話間,忽有門房來報,首陽山玄虛上人前來拜見。
“玄虛上人?”皇甫懿大喜,“快快有請!”
“是!”
孟大師皺眉:“大王,此人居心叵測,竇至德、趙德操、徐智遠接連敗亡,與他脫不了乾係。”
皇甫懿笑道:“上人既來,且聽他有何見教,若有道理,孤自當聽從。”
“若他居心不良,孤怎會縱容?”
孟大師無話可說。
不多時,玄虛上人飄然而來,打個稽首。
“貧道拜見魯王!”
皇甫懿忙道:“上人請起!”
“上人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見教?”
玄虛上人淡笑:“特來為魯王解憂!”
皇甫懿眸光一閃:“依上人之見,孤可稱帝麼?”
“可!”
“何時?”
“不出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