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雞毛蒜皮_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47章 雞毛蒜皮(1 / 2)

親民堂內,吏房小吏捧著一摞文書,等候多時。

徐侍郎隨大王出征,吏部諸事交由竇侍郎一同掌管。

他特意吩咐,今歲考核,務必在大王凱旋之前完畢。

薛績不由感歎,薄薄一張紙,可讓人登上天子堂,也可貶到窮鄉僻壤,不啻於泰山之重。

不過,最終任免,皆由大王過目之後,再作決定。

吏房走後,刑房小吏捧來一疊卷宗。

薛績瀏覽片刻,隻覺頭痛,這些都涉及縣獄。每一個案件牽扯各方,倘若追根溯源,免不了觸碰到達官顯貴。

長安城的水,著實深不見底。惟有大王,才能鎮住各路牛鬼蛇神。

不過,自從大王在偃師縣升堂斷案,親自為民伸冤,諸道刺史、縣令,都不敢怠慢。

畢竟,大王明察秋毫,連地方鄉縣民情也了如指掌,誰敢糊弄?

大秦律法,可不是擺設。

太陽一點一點升高,寒氣消散。薛績摸著一張張紙頁,不由讚歎,這雕版印刷術果然神奇。

如今,整個長安城印書成風,書肆日進鬥金。

官府印刷律文,士子印刷五經正本,另有道士、和尚,印刷道經、佛經,不勝枚舉。

當然,最暢銷的,屬於詩集、雜記、話本子,甚至豔情秘聞。

光怪陸離、荒誕不經之文,竟風靡一時。

縱然是他,自詡飽讀詩書,見多識廣,也忍不住買來一觀,且津津有味。

“這印刷術,果然如大王所說,利在千秋。”

此前,一介匠人柳忠,隻因一門小術,便得大王青睞,賞賜官職、錢財、良田、宅院,不知多少人眼紅,就連他也頗有微詞。

不過,等印刷術普及開來,惠及萬眾,這些謬論當即消散。

薛績猶然記得,從前,儒家經典需要手抄,繁瑣無比,又耗時耗力,價錢不菲,非殷實人家根本買不起。

到如今,《論語》、《孝經》等書,一部隻需百文錢,兩鬥粟米之價,不光寒門士子人手一部,連底層小民省吃儉用一番,也能承受。

甚至,諸多書肆為招攬生意,爭相降價,使五經正本價錢不斷下跌。

“大王所言非虛,這才是我等文人幸事。”

據他所知,長安城書商,將四書五經、諸多雜書運到劍南、河東、都畿、河北,甚至江南諸道販賣,獲利頗豐。

民間稱其為販書郎。

假以時日,印刷術普及天下兩都十六道,蔚然成風,人人讀書明禮,何等盛況!

暢想片刻,薛績來到正堂斷案。

抬頭望去,懸著三大匾額。正中為“明鏡高懸”,左側為“執法如山”,右側為“克己奉公”。

身後,掛著一幅“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寓意清正廉明。

按秦律,縣令有審查冤屈、躬親獄訟之責。

咚!升堂鼓敲響,驚堂木一拍,堂外刑凳解鎖,又是一日斷案。

好在,並無驚天動地的大事,大多是一些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事。

譬如西市令稟報,西域胡商雲集,一峰峰駱駝馱著貨物絡繹不絕,竟把群賢坊一座橋梁壓塌了。

坊民為賠償之事,和胡商爭執不休,鬨到了縣衙。

薛績無奈一笑,雖想重責胡商,但思緒一轉,大王並無抑商之意,反而頗為支持。

對此,他隻得稟公辦理,召來當事人一番磋商,和著稀泥把這案子了結。

然而,下一案,又是涉及胡商。

隻因秦國日益強盛,物產豐饒,吸引西域、天竺、波斯諸多商賈,經絲綢之路,來長安貿易。

眾多貨物之中,屬絲綢最受青睞,連各國國王都競相追捧。


最新小说: 煙火圍城 1984港島文娛 非婚不可 邪神代言人?界外魔獲選者! 月亮輕吟 大日魔體:從為女劍仙治療開始無敵! 不過直個播,怎麼都想來我家做客 重生80:一把魚叉養全家 黎明:幻靈破空 原神:一百次告白?係統任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