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喜不自勝:“有勞皇後了!”
“若能鏟除亂臣賊子,重振大周社稷,皇後當居首功!”
“陛下言重了。”柳皇後謙遜道,“臣妾與陛下一樣,恨不得立即殺了吳王,還朝堂清明。”
到了九月初一這一天,柳皇後召見母親,屏退左右。
柳母出宮後,立即與柳父商談,秘密請來國舅元奉義。
“陛下以大事相托,請元公誅殺國賊,匡扶社稷!”
元奉義肅然應下:“袁賊把持朝政,欺淩天子,老夫亦深恨之。”
隻是,他空有一個司徒名位,卻毫無權柄,隻能在家賦閒。
若要鏟除袁弘道,少不了兵馬相助。
柳父建言:“聽聞,錢惟治、馬希震、劉昇三位將軍,受到袁賊冷落,隻在京中養老,無所事事,難免心生怨言。”
“不如請他們來,共商大事!”
元奉義頷首:“待我去試探一番,再作計議。”
柳父自無不可:“袁賊逼迫陛下禪位,一日勝過一日,元公須得加緊了。”
元奉義肅然點頭:“有老夫在,袁賊休想得逞。”
……
辰州,沅陵城。
高楷漫步於假山花池之間,笑道:“這些蠻人,倒是知情識趣。”
此前,謝源、謝寶薑與一眾蠻人首領求見,他來者不拒,一一安撫。
讓他驚訝的是,這些首領,個個溫順,仿佛小貓一般。
章瓊察言觀色,讚道:“大王威名赫赫,傳遍兩都十六道,這些蠻人,怎敢造次?”
唐檢皺眉道:“大王把他們一個個都封為刺史,是否太過仁德了?”
東蠻首領謝源獲封應州刺史,西蠻首領謝寶薑為莊州刺史。
此外,僚人、越人、濮人,以及白蠻山寨,分置琰、功、邦、矩四州,首領皆為刺史。
區區兩日之間,便封了七位刺史,並且都是蠻人,難免叫人疑慮。
長此以往,刺史之位豈非泛濫成災?
高楷笑了笑:“這七州所轄,本就是蠻人山寨。”
“首領與刺史,隻是換了個稱呼,實則,依舊是他們自治,大多一兩個縣,惠而不費罷了,不必憂心。”
徐晏清附和:“這七個刺史回返山寨,必然傳揚大王威名。”
“假以時日,必有更多蠻人來投,待人人皆尊奉我秦國,涪陵江以南也就平定了。”
“正是!”高楷頷首,“傳我令,設黔州都督府,管轄這七個羈縻州。”
“日後,若有新增州縣,一律由都督府所轄。”
“遵令!”
唐檢忽然說起一事:“大王,奉宸司稟報,袁弘道下令,讓袁文毅出鎮江南西道,袁文通出鎮淮南道。”
“哦?”高楷玩味一笑,“他讓兒子們鎮守地方,想必對麾下武將信不過了。”
“正是!”
“錢惟治、馬希震、劉昇,這些武將,皆召回金陵,以虛職奉養,卻丟了兵權。”
章瓊搖頭:“任人唯親,豈是明主所為?”
徐晏清笑道:“袁弘道年老,身體抱恙,難免提防這些武將。”
這時節,武將跋扈,倚仗兵權,稍有不滿便來個改朝換代,乃稀鬆尋常之事。
唐檢頷首:“不光如此,袁弘道命百官上書,迫使陳昭禪位。”
高楷眸光一閃:“大周朝這最後一位天子,有何反應?”
唐檢回言:“他與柳皇後困居深宮,不得與外朝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