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崇迷惑:“大王要他手書筆跡何用?”
高楷玩味一笑:“要讓袁文通心生猜忌,少不得挑撥離間。”
章瓊心領神會:“微臣善於模仿筆跡,或可助大王一臂之力。”
“如此甚好!”高楷笑了笑,轉而下令,“待三州平定,立即前往舒州。”
“是!”
……
舒州攏共五縣,懷寧、宿鬆、望江、太湖和同安。
袁文通退兵後,便常駐懷寧城,深挖壕溝,加固城池,一麵傳令壽、廬二州刺史,嚴加防範。
“高楷可曾追來?”
錢惟治搖頭:“他正於黃岡城坐鎮,奪取安、光、沔三州,拉攏人心。”
文誌及忍不住讚道:“高楷每攻下一城,必以安撫民心,為第一要務。實乃明智之舉。”
袁文通雖然不悅,卻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他轉而問道:“不知荊州戰況如何?”
錢惟治回言:“晉王屢次攻打江陵城,可惜,皆無功而返。”
袁文通擰眉:“二哥能征善戰,即便和高楷相比,也不落下風。”
“如今,竟困於江陵城外,不得寸進,這是為何?”
錢惟治歎道:“大王有所不知,荊州刺史蘇行烈、秦國水師將軍褚俊,兩人合力,把江陵城守得固若金湯。”
“晉王縱然智計百出,也無可奈何。”
“蘇行烈、褚俊?”袁文通擰眉,“這兩人竟有這般能耐?”
“大王切莫小瞧,高楷麾下文臣武將,個個本領不凡,遠非常人可比。”
文誌及附和:“高楷麾下,可不止夏侯敬德、李光焰兩名大將。”
“除了這蘇行烈、褚俊,下官聽聞,那李元崇、許晉,也屬當世名將,屢受高楷誇讚。”
“遑論趙喆、張建兆、吳伯當、郭恪這些猛將,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
這還隻是武將,至於文臣,更是群星薈萃。
袁文通歎了口氣:“這麼多賢才猛將,若能為我吳國所用,何愁天下不平?”
錢惟治沉聲道:“秦國雖然人才輩出,我吳國也不遑多讓。”
“大王切莫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袁文通自知失言,忙道:“錢將軍有何計策,擊退秦軍?”
“依末將看來,可倚仗地利,依靠大彆山、霍山與潛山,分兵騷擾,截斷秦軍糧道。”
“此外,我軍水師勝於秦國,可在沿岸巡遊,以作威懾。”
袁文通連連點頭:“就依錢將軍之言行事。”
他轉而笑道:“聽聞錢將軍癡迷書法,酷愛收藏名家墨寶。”
“恰巧,我這有一張帖子,乃昔日歐陽先生所書,便贈予錢將軍。”
錢惟治又驚又喜:“歐陽先生書帖?”
對他來說,這可是無價之寶。
他強忍心動,推辭道:“大王珍藏之物,末將怎能奪人所愛?”
袁文通笑道:“寶劍贈英雄,乃理所應當之事,錢將軍不必推辭。”
出征前,父皇對他耳提麵命,讓他重用錢惟治。若要設法招攬,自是投其所好。
不久後,錢惟治回返府邸,迫不及待把書帖展開,一個字一個字地觀摩,一麵讚不絕口。
“筆走龍蛇,氣吞萬裡,確是歐陽先生手跡。”
他雖是武將,卻喜好書法,曾無意間得到張進書帖,愛不釋手,時不時拿出來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