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通神色微妙:“來人,去秦營下戰書,待明日,一決高下。”
“是!”
三人暢談許久,仿佛勝券在握。直到夜幕降臨,方才回返中軍大帳。
文誌及讚道:“錢將軍果然妙計,誰能想到,這些米袋裡,隻有最上層覆蓋著粟米,底下全是泥沙。”
“此計必能瞞天過海,從容退兵。”
錢惟治笑道:“文刺史謬讚了!”
袁文通感慨不已,此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難怪惹得父皇忌憚,既用又防。
“依你之見,我們何時退兵?”
錢惟治胸有成竹:“黎明之前,卯時初,正是退兵良機。”
“這是為何?”兩人皆是疑惑。
“高楷多疑,即便探子回稟我軍糧食充足、援兵將至,恐怕也不會儘信。”
錢惟治侃侃而談:“依我所料,他必派人在夜半子時前後,來我軍營外探查。”
“故此,卯時初才是最佳時機。”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昏沉,也是人最困倦之時。
此時退兵,正可神不知鬼不覺,悄然無息。
文誌及讚歎:“錢將軍算無遺策!”
袁文通笑著附和,心中卻陡生忌憚。
肥水南岸。
高楷仰觀天象,見太陰隱匿,群星晦暗,不禁玩味一笑。
不一會兒,唐檢匆匆來報,奉宸司探知,吳軍糧草豐盈,更有援兵將至。
袁文通有恃無恐,派人下戰書,打算明日和他們決一死戰。
封長卿驚愕道:“他竟如此之快,便重整旗鼓?”
區區一日功夫,不光糧草不缺,還有援兵前來,著實叫人難以置信。
“可瞧清楚了?”趙喆擰眉,“會不會是袁文通詭計?”
唐檢搖頭:“奉宸司校尉探查軍情,少有謬誤。”
“此次,他們親眼所見,吳軍士卒在後營清點糧食,唱籌計數,米袋中滿溢粟米,絕無可能看錯。”
眾人麵露憂色,本打算一鼓作氣,覆滅吳軍,卻不料,節外生枝,陡生如此多變故。
張建兆六冷哼:“他縱有糧草、援兵又如何,我秦國兒郎怎會怕他?”
“大王,末將願領兵,取袁文通首級!”
高楷搖頭失笑:“稍安勿躁,這隻是唱籌量沙之計罷了。”
“唱籌量沙?”諸將麵麵相覷。
楊燁眸光一閃:“原來如此!”
“吳軍根本沒有糧草,也無援兵。”
“所謂糧草充足,隻是假象,迷惑我軍斥候罷了。”
唐檢猶然不解:“奉宸司校尉親眼所見,怎會有假?”
高楷淡笑:“他們隻不過在營外觀望,所見隻是表麵現象。”
郭恪恍然:“袁文通借我軍斥候之手,蒙蔽我等雙眼,以瞞天過海。”
不得不說,此計頗為巧妙。
趙喆冷哼一聲:“大王不如立即發兵,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高楷否決:“吳軍兵卒雖少,卻有水師,一旦揚帆起航,我們難以追趕。”
“倒不如在他們逃跑之前,突然殺出,來個措手不及。”
楊燁讚同:“出其不意,必能覆滅吳軍。”
吳伯當倏然開口:“大王,吳軍水師是個麻煩,不如設法除去。”
“你有何計策?”
“依末將觀察,他們晝夜揚帆,來往於肥水之上,毫不掩飾。”
“不如召集善射士卒,在岸旁守株待兔,等戰船經過,發射火箭,一舉將其燒毀。”
高楷自無不可:“此事交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