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士忙道:“秦王大將吳伯當領兵一萬,正猛攻南門。”
“形勢危急,還請長史莫要耽擱。”
長史自無不應:“快,把他殺了,去府衙……”
甲士拱手製止:“刺史有令,城中守軍不足,讓獄中囚犯協助,守禦城門。”
“是……”長史無奈,隻能把劉七放了,充入軍中。
劉七逆來順受,掩去眼中異色。
南門外,吳伯當遠眺鐘離城,讚道:“倒是一座堅城。”
郎將附和:“此城高壘深池,隔著淮河,與泗州遙遙相望。”
“不過,斥候探知,城中守軍不過千餘人,不足為慮。”
吳伯當頷首:“吩咐下去,讓兒郎們加把勁,早些拿下此城,向大王獻功。”
“遵令!”
這場攻城戰,從午時開始,不過半個時辰,便宣告結束。
“南門破了!”
“快入城!”
秦軍士卒歡呼雀躍,潮水般湧入內城。
吳伯當難掩驚訝:“竟如此順利?”
按他設想,少說也要數個時辰,才能攻入城中,沒想到,這麼快,便大功告成。
正疑惑時,一名小校飛奔來報,城中一名僧兵,夥同獄囚,開門投降,才能如此之快破城。
“此人姓甚名誰?”吳伯又驚又喜。
小校忙道:“聽聞,他名叫劉七,是大覺寺僧人。”
吳伯當大笑一聲:“叫他來見我!”
“是!”
城內,劉七一馬當先,指引秦軍將士殺入府衙。
濠州刺史、長史負隅頑抗,皆死在亂刀之中。
一名都尉笑道:“小子,你立下大功,吳將軍要見你!”
劉七神色平靜,拱手道:“小僧乃出家之人,為這一城百姓著想,方才相助貴軍。”
“功勞於我無用,就此告辭!”
丟下這話,他轉身便走。
眾人麵麵相覷,皆是愕然。吳將軍見他,必有重賞,這僧人竟完全不為所動,真不知腦袋裡想些什麼。
劉七繞過街巷,輾轉前往大覺寺。在此之前,他把馬家娘子送回家中。
伽藍殿內,淨明方丈盤坐佛像之下,低聲道:“劉七,你可還俗了。”
“還俗,為何?”劉七吃了一驚,“弟子未曾殺人,隻是不得已,傷了些人。”
淨明方丈搖頭:“你並無慧根,和我佛無緣,因此,你雖入寺八年,我也未給你取法號。”
“大覺寺隻是你暫時棲身之地,你的前程,在軍中。”
“軍中?”劉七愕然,參軍入伍,可免不了殺人。
淨明方丈淡笑:“我佛雖然慈悲,但也有金剛怒目之時。”
“值此亂世,不殺些人,如何改朝換代?”
劉七擰眉:“方丈既讓弟子去參軍,不知投靠何方?”
“你早已做出選擇,何必問我?”淨明擺了擺手,“去吧,建功立業,封妻蔭子,才是你心中真正所求。”
劉七無奈,叩首道:“弟子雖去,方丈大恩,永不敢忘!”
淨明方丈端坐不動,受了他一禮。
臨行前,劉七忽然提起一事:“既入俗世,猶如新生,還請方丈賜名!”
淨明搖頭:“既入俗世,你的名字,該由明君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