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不韋一字一句:“鑄幣!”
周朝沿用半兩、五銖錢,持續二百多年,積弊甚眾。
曆經十七年亂世,貨幣大小、輕重全無統一標準,工藝粗糙。
並且,齊王董澄、豫國公王玄肅、夏帝竇至德、燕帝趙德操、鄭帝徐智遠,這些人稱王稱帝,免不了鑄造官錢。
市麵上,各種錢幣流通,混亂無序,逐漸造成物貴錢賤的現象,且愈演愈烈,波及整個長安城,乃至大秦十二道。
“長安城中,通貨大亂,士農工商皆有怨言。私下裡,甚至有人剪鐵、裁皮、糊紙為錢,謀取私利。”
錢幣混亂不一,質量上乘者更一文難求,以致八九萬枚才滿半斛。因此,私鑄貨幣,便成了有利可圖之事。
甚至,達到百倍、千倍暴利!
高楷神色凝重,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優汰劣勝,價格體係紊亂,必將損傷朝廷威信。
改革幣製,勢在必行!
“你有何良策?”
沈不韋拱手:“微臣認為,新朝新氣象,我大秦定鼎中原,理當重鑄錢幣,把那些劣幣、偽幣、私幣,儘數驅逐。”
“與其縫縫補補,倒不如棄舊換新。”
“這話有理!”高楷讚同,“寅虎,傳召宇文凱、安興仁、柳忠,一同商議此事。”
“是!”
不多時,工部尚書宇文凱、太府寺卿安興仁、少府監柳忠,紛至遝來。
安興仁笑吟吟道:“陛下,若要鑄造新幣,先得定下樣式。”
高楷頷首:“你有什麼主意?”
安興仁掏出一枚銅幣:“陛下請看,這是一枚五銖錢,周朝少府監所造。”
“外形尚可,但既薄又脆,稍用些力,便出現裂紋。”
“我大秦新幣,須得揚長避短。”
高楷讚同:“方孔圓錢沿用千年,易於接受,便沿用此外觀,外圓內方。”
“是!”眾人皆無異議。
至於重量,柳忠建言,沿用二十四進製,以二十四銖為一兩。
高楷斷然否決:“如此度量,太過繁瑣,不利於流通。”
他新鑄錢幣,為的是統一、便利、好用,從而推行天下,可不是仿古,開曆史倒車。
“把二十四進製改為十進製,一文重一錢,計二銖四絫,十文重一兩,一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
“必須規範化,每一枚圓徑八分,重量一致,整齊劃一。”
“遵令!”
沈不韋問道:“陛下,這新幣該取何名?”
高楷不假思索:“就叫它開元通寶。”
開通萬裡達,元寶出青黃。開元通寶,便是開創新紀元、天下通用之寶貨。
眾人皆讚,這名字著實大氣!
宇文凱笑道:“還請陛下為新幣題字。”
高楷搖頭:“寅虎,召歐陽銘來,他的字寫得好,讓他題字。”
“是!”
這可是麵向全國的錢幣,務必儘善儘美,他就不獻醜了。
不久後,歐陽銘進殿,持筆一揮而就。
開、元、通、寶,四個隸字,躍然紙上。
沈不韋讚道:“歐陽博士這字,著實端正大氣,筆鋒如刀刻斧鑿,剛勁似鬆柏,轉折處,又秀美如流雲。”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