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吧。”徐晏清笑道,“深夜來訪,著實冒昧了。”
陳昂忙道:“徐相公言重了!”
這可是中書令,三位宰相之一。陛下出征前托付,與楊相公共掌政事,他哪敢怠慢。
卻不知,夤夜來訪,究竟有何要事?
徐晏清意味深長道:“陳昂,你奉命校勘《武德起居注》,可知,最要緊的是什麼?”
陳昂不假思索:“查漏補缺,如實記載。”
徐晏清微微搖頭:“儘善儘美,才是最要緊的。”
陳昂擰眉:“下官雖然人微言輕,但也知曉,秉筆直書,不虛美、不隱惡,才是史官所為。”
“《武德起居注》,事關陛下一言一行,理當實事求是,怎能弄虛作假,儘是歌功頌德之詞?”
徐晏清一時語塞,板起麵孔:“我等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陛下,為了大秦!”
“陳昂,切莫自誤!”
見他動怒,眾人皆噤若寒蟬,暗思這愣頭青,觸怒徐相公,絕無好果子吃!
然而,陳昂怡然不懼,拱手道:“恕下官不能從命!”
見他如此“頂撞”,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
徐晏清直直盯著他,見他毫無退縮之色,不由一笑,讚道:“不錯,是個修史的好料子!”
他轉而問道:“你隻需美言幾句,陛下得知,必然龍顏大悅,加官升職隻作等閒,何樂而不為?”
陳昂斷然搖頭:“下官得陛下厚愛,高中榜眼,任校書郎,修《武德起居注》,隻為匡正得失,絕非阿諛奉承之輩。”
“旁人求之不得,你倒是往外推?”徐晏清好整以暇。
“敢問徐相公,陛下可會聽信讒言,喜歡諂媚佞幸之臣?”陳昂不答反問。
著作佐郎陡然喝道:“陳昂,休要無禮!”
質疑王內侍監也就罷了。如今,竟敢質問徐相公,莫非不要前程了?
陳昂梗著脖子:“下官隻是實話實說。”
“你……”著作佐郎氣得七竅生煙。
徐晏清擺了擺手,笑道:“你能犯顏直諫、剛正不阿,這是好事,不愧陛下欽點榜眼。”
“隻盼你不忘今日之言,持之以恒。”
“徐相公教誨,下官謹記!”陳昂連忙拱手。
徐晏清點了點頭,轉身走了,徒留眾人麵麵相覷。
著作佐郎神色複雜,感歎道:“你可真是生逢其時,好運氣。”
如今,大秦君明臣賢,對直言進諫之人,不以為忤,反倒大加提倡,多有欣賞。
擱在前朝,膽敢接連頂撞內侍省、中書省兩大首官,早就人頭落地了。
陳昂神色堅定,得遇明君,我輩自當竭儘所能,為大秦添磚加瓦、共襄盛舉。
……
武德元年六月十四,長安城。
高楷率軍凱旋,告祭太廟,於兩儀殿召見滿朝文武。
“此戰獲勝,全據江南西道十九州,皆是爾等功勞。”
這一次,他雖出征,但並未上前線。一切出謀劃策、衝鋒陷陣之事,都倚仗麾下文臣武將。
事實證明,大秦人才濟濟,文臣武將戮力同心,怎不讓人欣喜?
“趙喆?”
“末將在!”
“今封你為胡國公,食邑一千一百戶。”
“謝陛下!”趙喆大喜過望,從今往後,他也和夏侯敬德、李光焰一樣,晉升開國國公之爵,可稱一聲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