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不讚同道:“我們死了不要緊,城中百姓怎麼辦?”
秦文皺了皺眉:“秦軍不是一向標榜仁義,不殺降卒,與民秋毫無犯麼?”
“既如此,就算他們攻破吳縣,想必也不會濫殺無辜。”
否則,這“一世英名”豈不毀於一旦?
司馬歎道:“刺史既知秦軍仁義,何不順勢投降?”
之前秦將劉興宗派使者招攬,許諾既往不咎、官居原職,刺史卻不為所動,反倒一意孤行,非要送一本佛經,作為羞辱。
這豈非自斷退路?
秦文搖頭:“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是吳國臣子,先帝親自任命為蘇州刺史,自有責任護佑諸縣百姓。”
“輕言投降,豈是忠臣所為?”
司馬一時語塞,忽又勸道:“天下大勢所趨,明主已是秦帝,我們再如何抵抗,也不過螳臂當車。”
“何況,縱觀秦國朝堂,也有不少投降之臣登臨高位,棄暗投明,並不令人恥笑,反倒是明智之舉。”
為袁文煥儘忠職守,即便戰死,也不過落一個“愚忠”之名,受人嘲諷。
豈是智者所為?
秦文笑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大仁大義之舉。”
司馬勸說不動,忍不住反問:“即便如此,刺史何必羞辱劉興宗,平添仇怨?”
秦文冷哼一聲:“我就是看不慣佛門,什麼時候,禿驢也能登堂入室,統領三軍了?”
他素來厭惡佛門弟子,對袁文煥寵信安泰和尚、尊奉佛教、舍身入寺之事,尤其不滿。
劉興宗曾是和尚,剃發易服、不忠不孝。如今,竟能搖身一變,成為龍驤將軍,頤指氣使、不可一世。
他可咽不下這口氣!
司馬歎息一聲,秦刺史性格剛烈,雖有才能,卻眼裡揉不得沙子,以致遭人排擠,在這蘇州做了多年刺史,仍不得升遷。
可惜,當今陛下崇佛,和秦刺史主張完全背道而馳,政見不同,如何得到重用?
隻能蹉跎歲月,感慨時光匆匆、懷才不遇了。
“何必歎氣?”秦文爽朗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痛痛快快地活一場,足夠了。”
“何必瞻前顧後、畏畏縮縮?”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司馬讚道,“刺史好胸襟,好氣魄!”
奈何,再如何大胸襟、大氣魄,終究擋不住大炮轟擊。
城外,李元崇率領七萬大軍前來,指揮若定,隻花了兩日時間,便攻破吳縣。
見大勢已去,秦文大笑一聲,拔劍便要自刎,卻被司馬死死攔住。
這一耽擱,兩人都成了秦軍俘虜,押解到縣衙,聽候李元崇發落。
諸將清楚秦文所作所為,異口同聲,請求斬首示眾。
“此人不識時務,負隅頑抗,理當處死。”
“更何況,他還羞辱劉將軍,分明不把我軍放在眼中,死有餘辜!”
“是啊!士可殺不可辱,此人狂妄自大,死不足惜!”
李元崇不置可否,問道:“秦文,你可有何話說?”
秦文梗著脖子:“我技不如人,以致落到這個境地,無可辯駁。”
李元崇訝然,沒想到,此人倒是光明磊落。
不過,他尚有一事不解:“你為何用《金剛經》羞辱我秦國將軍?”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