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個通宵的林師傅準備去吃一碗正宗的伊麵。
因為家附近沒有,所以林墨特意一大早去老城區的一家老字號麵店。
簡記麵店。
店麵不大,三分一的地方都是煮麵的廚房,周圍環境甚至有些陳舊,牆壁被經年累月的煙火氣熏得微微發黃。
但正是這種歲月沉澱下來的氣息,才讓老饕們心安。
林墨剛走到門口,一股濃鬱的牛腩鹵水香混雜著伊麵過水的獨特氣味,便霸道地鑽入鼻腔,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店裡已經坐了不少人,有老頭,也有周末還要上班的牛馬,還有幾個穿著簡單的小孩,老中青幾乎都有。
基本上人手一碗麵。
這家店以正宗的伊麵為招牌。
伊麵,也稱為伊府麵。
講道理來說,其實這玩意兒才是方便麵先祖。
“食滴咩啊(吃什麼啊,靚仔。”收銀台後,一個燙著卷發,戴著老花鏡的大媽頭也不抬,熟練地敲著計算器,語氣平淡得像在問今天天氣如何。
林墨早已習慣這種老字號的風格,他掃了一眼掛在牆上的木牌菜單,語速飛快地報出。
“炸醬豬腸撈伊麵加一份牛腩,然後牛腩伊麵加多一份淨牛腩再加一份豬手。”
收銀大媽抬起頭,老花鏡往鼻梁下滑了滑,露出一雙審視的眼睛,越過林墨的肩膀往他身後瞅了瞅。
空無一人。
“得你一個人食?”大媽的語氣裡帶著三分驚奇,七分懷疑。
“係啊,放心啦,食得曬噶。”(是的,放心吧,吃得完的。
林墨拍了拍胸口。
收銀大媽也沒多說什麼,隻是照樣寫單,然後將牌子遞給林墨。
“自己穩(找位坐。”
這便是羊城老字號的待客之道,沒有虛偽的客套,味道就是最好的服務。
林墨拿著號碼牌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
他環顧四周,聽著周圍食客用粵語閒聊家常,看著幾個大媽級彆的服務員在周圍穿梭如飛,一切都那麼熟悉,那麼有人情味。
這家店現在還隻是老廣自己的老字號。
過了幾年之後,米輪胎給這家搞了個評獎。
這讓這家老字號一下子變成了網紅店。
門口排起的長龍會嚇跑真正的熟客,價格也會隨著名氣水漲船高。
品質倒是沒有降太多,但那種悠閒自在吃一碗麵的心境,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林墨心裡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惋惜。
對遊客來說,這或許隻是一次“不過如此”的嘗試,但對他們這些老街坊而言,失去的卻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外地人帶著朝聖的想法過來品嘗一番時,發現期待值拉太滿,然後就會失望。
不過這樣也正常,畢竟在吃這件事上,很多都無法統一意見。
至少林墨是挺喜歡吃這家麵,父母以前也帶過他來這裡吃麵。
思緒間,兩盤堆得冒尖的麵被哐當兩聲重重地放在桌上。
其中一盤淺褐帶紅色的炸醬和鹵得油亮的豬腸覆蓋在微黃的伊麵上,但淋在最上麵的牛腩才是最佳。
另外一盤的牛腩已經鋪滿了整個盤子,幾乎看不見下麵的伊麵。
肉量多到隔壁桌那幾個孩子都投來了震驚的目光。
他們都在懷疑林墨能不能吃完。
而林墨已經蓄勢待發了,他拿起筷子,將麵條拌開。
這些澆頭全部淋在伊麵上,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