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第二座大笨鐘,沒有安裝在觀獅山書院,而是在李世民的親自招呼之下,安裝在了大明宮中。
這倒是讓以後的朝會開始時間變得更加準確了。
當然,也讓朝廷百官都能親眼見證大笨鐘的不凡之處。
這比央視的標王廣告,也不遑多讓了。
“陛下,這觀獅山書院在寬兒的帶領下,倒是跟他的作風很像啊,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想都想不到。”
長孫皇後跟在李世民身邊,來到了大明宮的城牆上麵,近距離的觀察著目前大唐唯二的大笨鐘。
“是啊,這個大笨鐘的意義還真是很不凡。都說瞬息萬變,如今有了這大笨鐘,時間的計時刻度一下就到了秒,相當於能夠把握每一個呼吸的時間變化了。”
李世民作為千古一帝,自然也是能夠意識到大笨鐘的不凡。
一直以來,大家過的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都是以太陽的升降來作為時間衡量的單位。
這樣的準確度,自然就有待商榷了。
特彆是沒有太陽的日子。
“聽說寬兒為了這個大笨鐘,還專門要求成立一個大唐皇家專利局,看來他對這些東西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啊。”
長孫皇後雖然不乾澀政事,但是並不表示她對朝中發生的事情一竅不通。
“按照他跟朕說的內容,他是希望能夠通過這專利局的設立,鼓勵大家發明更多的新東西。就拿這大笨鐘來舉例,楚王府的鐘表作坊一口氣就招募了五百名匠人,相當於讓五百戶普通百姓有了固定的收入,對穩定大唐的統治和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李世民如今也慢慢的接受了百姓越富裕,大唐越穩定的觀點。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大家都不再為饑餓擔憂,有幾個願意跟人去乾掉腦袋的事情呢?
所以讓所有光腳的百姓都變成穿鞋的人,意義就很不一樣了。
“聽說楚王府下麵各個作坊的匠人數量已經超過五萬人,長安、登州、涼州都有大量的匠人因為寬兒而變得富足起來。隻是這大笨鐘的售價應該很不便宜吧,他招募那麼多人手,到時候賣不出去怎麼辦?”
“雖然不知道寬兒打算怎麼售賣大笨鐘,但是不便宜是肯定的。不過,觀音婢你還是太小瞧大唐有錢人的數量了。這幾年,不管是出海還是各種作坊的興建,都讓大唐各地的勳貴掙了不少錢財。這一口大笨鐘,哪怕是賣的再貴,也不會缺少人員購買的。畢竟這東西放在家中,不僅實用性非常強,也算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啊。”
李世民顯然很看好大笨鐘的前途。
不客氣的說,要不是這大笨鐘的體積似乎有點大,據說打造起來又很麻煩,他都準備在大明宮的每一座宮殿裡頭都安裝一架呢。
“陛下,聽說楚王府的王富貴已經散步消息,要在過年前在珍品閣中拍賣一批大笨鐘。而楚王殿下這幾天也是頻繁的前往鐘表作坊和鐘表研究所,微臣估計這大笨鐘很快就會有新的消息傳出來。”
李忠在一旁適時的插了一句話。
“鐘表研究所?”
李世民第一次聽到這個機構,稍微覺得有點奇怪。
“沒錯,這鐘表研究所是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旗下新設立的一個研究機構,據說楚王殿下和那許敬宗都非常重視,安排了大量的學員進去學習研究,而這個研究所的所長就是發明了大笨鐘的朗清。”
大笨鐘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李忠自然是花費了不少的精力去了解了一番。
好在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
“朗清?不是說這大笨鐘是觀獅山書院的一名學員發明的嗎?寬兒直接任命一名學員為鐘表研究所的所長?這個支持力度倒是夠大的!”
李世民不由得對朗清這個學員提起了幾分興趣。
在大唐,想要一步登天,其實沒有那麼容易。
李忠:“支持力度確實挺大的。據說那個鐘表作坊甚至有百分之五的份子是直接分給了朗清,而楚王府單單為了這個作坊從而購買的各種設備,據說就已經超過了兩千貫,機械作坊新式的好幾台奇奇怪怪的設備,全部都售賣給了鐘表作坊。”
“這些都還好,真算起來其實也不算多少錢。但是以後售賣大笨鐘的利益,這才是一個大數字。要是朕估計的不錯,這鐘表作坊一年的盈利,至少可以達到一萬貫錢,甚至更多。這就相當於那朗清每年都能分到五百貫以上的錢財,而這種錢財,是每年都有的。”
李世民的內帑這幾年也富裕了起來。
些許小錢已經不入他的法眼,但是他還是感受到了李寬對這朗清的重視。
千金買馬骨,這寬兒還真是舍得啊。
……
“王爺,全部使用鋼鐵來製作這些器件,加工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並且零件的報廢率很高,導致我們每一口大笨鐘的成本都非常的高昂。我們可不可以使用一部分硬木和黃銅來製作,這樣的話,建造速度就會大大的加快。”
鐘表作坊裡頭,朗清跟李寬彙報著最新的情況。
這幾天,朗清基本上沒怎麼休息,每天都是在鐘表作坊和鐘表研究所裡麵泡著,為的就是滿足李寬提出的將大笨鐘的產量提升到每個月一千台的目標。
按照現在的速度,不要說一個月一千台,就是一年也生產不出一千台出來。
而限製大笨鐘生產速度的正是各個零件的加工速度。
“使用硬木和黃銅?”
李寬腦中思索了一番,分析著它的可行性。
“這些零件一天到晚都在運作,如果使用硬木和黃銅,是否會很快就磨損了呢?這麼一來,時鐘的精度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吧?”
加工硬木跟加工鋼鐵,這難度差的肯定不是一點兩點,李寬自然也是意識到更換材料的好處。
但是,如果因為換了材料導致時鐘的精度大幅下降,那就沒有意義了。
“多少肯定是有一些影響的,但是我們可以選取紫檀木等比較堅硬的木頭,然後多塗一些鯨油來潤滑。並且告訴購買大笨鐘的人家,除了每天要定時上發條之外,間隔十天八天的,還要給大笨鐘塗抹一些鯨油。
這麼一來,大笨鐘的精度基本上就能夠得到保障了。至於時間久了,差個一分鐘兩分鐘,甚至差個五分鐘十分鐘,其實並不影響一般人家的使用。
再說了,鐘表研究所可以做一項專門的研究,就是看看這些大笨鐘在使用的過程中,精度是怎麼變化的。後麵我們可以將這些研究的成果,作為一個經驗告訴購買的客戶,讓他們定期重新調整一下時間。”
朗清跟李寬提出更換材料的建議,顯然是深思熟慮過的。
作為大笨鐘的發明者,他自然很清楚精度的意義是什麼,也想好了相應的彌補方案。
“王爺,我倒是覺得朗清的提議不錯。甚至我們的大笨鐘可以根據材料的不同設定不一樣的價格,想要精度更高的大笨鐘,那你就需要支付更多的錢財,如果想要便宜一點,我們也能夠提供便宜的選擇。這樣反倒是可以讓更多的人家能夠買得起大笨鐘呢。”
王富貴在一旁插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