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收了範陽盧氏的子弟為弟子,李世民自然是第一時間就聽到了消息。
這背後是否有什麼深意?
這是否代表李寬今後跟世家的關係將迎來重大的轉變?
李世民心中也沒有底。
這麼一來,李忠就忙起來了。
好在這些調查的信息,都不是什麼秘密,很快就搞清楚了。
“陛下,確實是臨時起意的,微臣估計範陽盧氏的族長也是事後才知道盧照鄰拜師的事情。”
“這個盧照鄰,真的八歲就精通各種經學?連那被稱為神童的狄仁傑也比不過他?”
李世民忍不住對李寬這個新收的弟子提起了好奇心。
長安城中,想拜入李寬門下的人,可以從丹鳳門排到楚王府彆院大門。
可是除了劉元、狄仁傑和秦懷道,也沒見李寬收哪家子弟為徒。
如今冷不丁就多了一個弟子,不讓人好奇都難。
“聽說這盧照鄰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想來那些經學他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吧。不過,如今拜入楚王殿下門下,倒是前途可期呢。”
李忠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多留意一下各個世家的動靜,我們知道寬兒收徒是臨時起意,但是到了他這個地位,不管是做什麼,外人都會作出自己的解釋,指不定彆人是怎麼想的。”
“屬下明白。”
……
東宮。
李承乾臉色陰沉的聽長孫家慶說著長安城裡最新的消息。
“你的意思,這李寬收徒這事,背後有著深意?”
李承乾雖然屢次拉攏李寬,但是一直沒有成功。
說他心裡一點意見都沒有,那也是假的。
特彆是貞觀十年之後,他的腿出了問題,整個人變得敏感多疑。
而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教育方式也是大多以批評為主,對他的成績卻經常都給忽略了。
這種“虎爸”的教育方式,問題多多。
甚至李世民給李承乾選拔的太子輔臣普遍都是走“犯言直諫“路線的。
李世民為了鼓勵他們勸諫,對於勸諫的大臣也都是有諫必賞。
在他看來,這是自己表達對李承乾重視的另類方式。
這麼多年下來,李承乾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肯定,可想而知他的心理陰影麵積有多大了。
“太子殿下,屬下認為楚王殿下羽翼漸豐,說不準心中已經開始升起了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長孫家跟楚王府的關係不怎樣,甚至可以說很差。
長孫家慶自然不會給李寬說什麼好話,甚至還會故意使絆子。
“不該有的心思?他一個過繼了的庶子,能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
李承乾冷哼一聲,覺得隻有李泰才是自己的對手。
“太子殿下,正常情況確實如此。可是楚王殿下深的陛下寵愛,又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在百姓和匠人眼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再加上他跟衛國公等軍中宿將關係密切,老丈人又是宿國公,如今就連跟世家關係僵硬的短板也似乎要補齊了。他的身體裡,終究流的是陛下的血脈啊。真要是……”
長孫家慶這種誅心的話一出口,李承乾果然愣住了。
怎麼感覺他說的好有道理?
莫非李寬以前不答應自己的拉攏,就是因為他內心有其他的想法?
李承乾越想臉色越難看。
“怎樣才能證明李寬真的有這個心思呢?”
“太子殿下,我們可以再去拉攏一下,看看楚王殿下是否願意表態,他要是到現在還模棱兩可,屬下認為他就是有彆樣心思。”
長孫家慶早就覬覦楚王府的家業了。
如果能夠接著東宮的力量把楚王府整垮,自己可就是長孫家的功臣了。
“好,那我就再試一試他的意思。”
……
崖州。
李耿看著身體慢慢好轉的船員,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義協,看來這一次應該是趕路趕的太急了,果然是欲速則不達啊。”
“你真這麼認為嗎?如果脾氣暴躁可以歸結為在船上待的太久了,但是其他的症狀呢?這明顯是一種病啊。隻不過這種病不知道怎麼就好了。”
李義協顯然比李耿要悲觀一些。
“不管是什麼原因,至少船隊的士氣現在是完全恢複了。等回到長安城,把這一路上的情況跟楚王殿下彙報一下,再讓孫神醫把把關,我覺得這個問題遲早能夠得到解決的。大不了以後下南洋的時候,多在補給點停靠一下就行了。”
“哼,下南洋你是可以這麼乾,要是下西洋呢?或者其美洲呢?那可能是真的在船上一飄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呢。這個時候,如果不把潛在的隱患解決了,指不定到時候會出什麼事情。”
“那……那就回到長安再說吧。我相信楚王殿下一定有辦法的。”
經過此次出海,李耿對李寬的信任程度可謂是火箭般的上升。
現在,就算是李寬跟他說有一天他能飛,李爽都會信以為真。
“隻能如此了,不過回去的途中,我們還是要多記錄一下大家的狀態。雖然這幾年出海的人員不少,但是像我們格物書院號這樣有這麼多學員的船隻,那是從來沒有過的。”
畢竟是在格物書院待了一年多,李義協也知道多觀察,多研究,是觀獅山書院一向的傳統。
到時候,自己總不能隨便說幾句話,就讓楚王殿下給自己一個答案吧?
就這樣,在除夕當天,格物書院號重新踏上了回長安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