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居然不用氪命就能學!”
隻是這任務……不還是培養他當教練的業務能力嗎?
“嗯……指導我自己也行吧……而且教彆人的話,那麼明年夏天就有可以教小王的東西了,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教教小姚,以後找機會把外線的組織進攻的知識學會了去教國內控衛,好像也不錯……”
今晚不用氪命,心情倍兒好啊!很快,張昊就進入夢鄉。
到了第二天第一秒,張昊睜開眼,再次進入學習模式。
這次,多出了一個書架,房間似乎寬敞了一些,上麵放著兩本書。
張昊走過去看了下,一本是厚厚的《跑位大師》,另一本薄薄的,是阿爾萬亞當斯的內線策應指導。
拿起《阿爾萬亞當斯內線策應指導》翻了翻,打印版的就是不一樣,戰術線路圖也更精致。
對比一下,張昊覺得阿爾萬亞當斯的書寫能力簡直太草率了,也就能看懂。
雖然內容沒差彆,但能看懂和看著就賞心悅目差彆還是很大的,起碼看著更舒服。
先根據提示打開了電視,看了一會兒阿爾萬亞當斯球員時代的內線策應的視頻資料,沒有看太久,參考性不夠。
他張某人還沒有真正的進行過內線策應,還是應該從基礎知識入手。
和學喬丹的翻身跳投不同,傳球要更複雜一些,理論知識非常重要,從白天阿爾萬亞當斯的指導中張昊明白了一件事,組織進攻的時候,腦海中需要將三維的比賽轉化為紙麵上的線路圖。
組織進攻就得把眼睛看到的東西在腦海中簡化,而不是複雜化。
這樣一來,進行傳球的球員,就能更容易分析出隊友和對手的下一步動作。
預判能力很重要,但分析能力同樣重要,兩者的界定很模糊,如果預判能力不夠好,分析能力足夠強、記憶力足夠好、傳球足夠準、足夠大膽,也有可能會成為頂級組織者。
像馬克傑克遜和安德烈米勒,就是很鮮明的例子,張昊記得,這兩位“平民助攻王”在一次圓桌會議中暢談了自己意識不夠怎麼怎麼去記、怎麼學習分析提升自己組織進攻能力的經曆。
當然了,能學會分析、記憶力好,本就是天賦,隻是特點不同。
“我有沒有組織進攻的天賦?反正我分析能力應該是還不錯的,在這裡學習,記憶力這一點肯定牛逼……反正學就對了。”
張昊打定主意,現在要做的還是過去兩天的工作,重新學習《跑位大師》,隻不過目標變了,之前都自己學,目標不夠明確,現在張昊知道了,不是要推翻他作為接球投手的跑位方式,他是球隊最重要的終結點之一,要做的應該是讓自己更深入的代入到戰術中。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要記住戰術中他張某人跑位的時候有可能成為接球策應點的位置、要在跑位過程中調整好自己的意識,抓住更多的機會。
但理論知識可以在這裡學,實踐卻不行……這讓張昊有些蛋疼。
“要是像喬丹的翻身跳投那樣可以在訓練室訓練就好了,不過這個要人配合,一個人也練不了……”
當張昊冒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提示又來了。
“因宿主已開啟學習任務:組織進攻百科大全撰寫,宿主可開啟模擬傳球訓練,每次開啟消耗壽命1天。”
張昊很興奮,但看到最後半句……“靠!果然還是要本大爺的命!就說沒這麼多好事!”
氪不氪?
當然得氪啊!
張昊心念一動,字幕上的內容變了。
“宿主開啟模擬訓練傳球,已使用壽命1天,請進入訓練室。
剩餘壽命371天,可用壽命370天。”
心痛到無法呼吸!張昊發現自己現在活一天要用兩天的命……
但還是得氪啊!
來到訓練室,心裡想著開始訓練,立馬出現了9名藍碼人,身上穿著的是籃網隊兩個配色的訓練服。
根據提示,可以按照球員探測係統裡的已探測資料,對9名藍碼人進行調整。
張昊先心血來潮的把公牛隊的首發陣容弄到對麵、自家這邊配上了自家隊友,練了倆回合,張昊就蹲到角落畫圈圈……
還是老實一點,畫完圈圈後,張昊把訓練的對手換成了自家球隊平時的訓練陣容,按照印象中球隊的隊內訓練人員調整來。
這就習慣多了,張昊開始按照自己剛才分析好的方式來進行跑位,練的戰術,是早上阿爾萬亞當斯指點過的那幾個戰術。
正確與否不知道,得嘗試,哪怕是阿爾萬亞當斯親自指導,也得嘗試,因為每個人是不同的。
訓練過程……磕磕絆絆,畢竟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訓練,訓練營開始前學球隊戰術裡的跑位線路的時候的那種猶豫的情況又出現了。
這次猶豫不是選擇太多,而是能力不夠,習慣了之前的跑位方式,現在開發新的,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之前強的呢,是這次張昊沒有陷入自我懷疑,而是遇到問題就思考,然後再次嘗試,順利的情況,就多練幾次……
……
早上6點15分,張昊準點睡醒。
“剩餘壽命,371天,可用壽命370天。”
一晚扣兩天命,張昊不想看!
但這時候第二條提示來了。
“特殊簽約球員張昊因身體成長、積極的身體鍛煉、完美的睡眠休息、良好的飲食習慣等因素,體力小幅度提升,體力評價又91提升至92。”
“嘿!睡一覺起來體力漲了一點!”
張昊知道這是過去一段時間良好的訓練習慣、睡眠習慣、身體發育等等條件綜合起來帶來的正常提升,但高興就是高興。
他知道自己的運動天賦好,不然當初斯科特柯林斯教練也不會特意把他帶到美國來。
對自己的身體素質,他一直都很有信心,而他成為熱門新秀的重要原因,不是他投籃多準,而是他的對抗能適應NBA季前賽,甭管技術多好,如果連NBA的對抗都適應不了,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