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在新秀賽季場均28.2分,進入現代籃球時代後,獨一檔。
李敖記憶裡,到二十多年後,依舊沒有下一個場均25+得分的新秀。
甚至20多年都,都沒人能接近艾弗森的場均23.5分。
艾弗森的場均23.5分,就是現代籃球時代新秀第二高分。
蓋帽王,他倒是有把握。
他打開個人資料界麵,在與超音速隊的比賽中拿到6次封蓋後,好死不死的,他本賽季66場比賽總蓋帽數來到250個,場均3.79個。
進入賽季尾聲後,3月份他蓋帽數提升了很多,團隊防守打得更好了,他單月場均4.1次封蓋。
但防守打得更好的不隻是他們,對手也是!
2月份打完,他場均24.1分,三月份打完,他場均得分下滑至23.8分。
這還是靠著一場42分、一場34分、一場32分、一場29分撐著。
這個月他10幾分的得分次數,是5個比賽月來最多。
他目前打了66場比賽,拿到1571分,場均23.8分
如果剩下的比賽一場不缺,那麼接下來9場比賽,他一共需要拿到304分,才能在75場比賽打完時將場均得分提升至25分。
也就是接下來他每場比賽得拿到33.7分。
本賽季得分王艾弗森,場均31.6分。
李敖麻了都,這任務,但凡早一個月來,他都有信心完成。
取舍有道,方為男兒本色。
如果任務早點來,他必然化身斯塔克豪斯,這可是上手就滿級的技能,降兩個百分點的命中率,也不是不能接受。
“追帽達人5級:
1.攻防轉換追防或補防切入內線接球攻框的球員時,速度+3,若宿主嘗試封蓋,彈跳+3,封蓋嗅覺提升。
2.防反擊時,若對方單人快下,宿主以其為追防目標,速度+5,以其為目標嘗試封蓋時,彈跳+5,封蓋嗅覺大幅提升。
3.每次追身封蓋後的進攻回合,宿主更容易找到投籃感覺。”
這技能,都是硬加成!
想到大概率拿不到這個技能,李敖越想越蛋疼,在床上滾來滾去,胳膊腿揮舞,嗷嗷亂叫。
毀滅吧!
…
第二天中午,快船隊回到洛杉磯。
下午,李敖在他家院子裡的籃球場練背轉身接球攻框。
球隊待遇是越來越好了,回來的飛機上,金特裡問了下他今天下午訓不訓練,問這個的原因,是因為與詹姆斯沃西溝通好的訓練表裡,標注了今天詹姆斯沃西有事要休假。
李敖應了句下午在家訓練,他回到家吃了老媽做的午餐後,沒一會兒,球隊兩名訓練師就來到了他家。
‘天才’這個任務,他心癢癢、抓狂。
但他清楚,不管要不要嘗試完成這個任務,提升自身得分能力非常關鍵。
今天他練的轉身切入攻框內容——到近距離後接球跨一步急停的快速勾手。
他這個勾手,跨步+急停後,腳不需要離地,動作迅捷,練好了,內線不提前移動都難以乾擾到位。
這是客主場連續交替的賽程開始前,詹姆斯沃西以他現有技術為基礎,幫他想的一個進攻方式。
就是這麼倉促,想到什麼就往訓練裡加什麼。
但詹姆斯沃西也沒辦法,李敖進步太快了,他做的訓練計劃,持續了不到兩周,就被迫進行更改。
這不,就連這個切入急停快勾,練了不到一個星期,李敖的就已經把動作練熟了。
現在已經到了用實戰的速度進行訓練,將轉身切入+接球跨步+急停+勾手等幾個基本功結合到一起。
多虧了早期的基礎打得好,他如果開發沒基礎的翻身跳投、後仰跳投,耗時會比較多,但以他會的能力為基礎開發新技術,事半功倍都不足以形容他的開發速度。
下午的訓練結束,經驗手環、訓練方法等額外訓練成果加成結算後,係統提示來了!
“恭喜宿主,勾手技術由72提升至73。”
“恭喜宿主,勾手基本由69功提升至70,已達到良好水平。”
“恭喜宿主,急停基本功由79提升至80,已達到優秀水平。”
“恭喜宿主,高位背身技術由70提升至71。”
“恭喜宿主,高位背身基本功由69提升至70,已達到良好水平。”
“恭喜宿主綜合評價提升至80,宿主已經是一名優秀的NBA球星了。”
“姓名:李敖,英文名:雷歐。
年齡:19歲(1981年8月1日)。
身高:203公分,臂展:227公分。
體重:100公斤。
綜合評價:80。
身體素質:速度92(爆發加速90),力量89(爆發力88),彈跳86(彈速90),柔韌性92,體力91……
基本功:三分74,中投88,上籃89,勾手70,控球67,傳球83,撤步89,橫移89,繞前89,跨步74,轉身79,急停80,後仰68,高位背身70,翻身62……
技術:勾手70,接球轉身投籃81,急停接球跳投82,高位背身技術73,翻身跳投61……”
終於到80了!
李敖對這個事情都已經古井無波了,以身體素質、基本功、技術的硬實力為基礎的評價方式,他到目前依舊單一的進攻手段,太吃虧了。
不過他倒也不覺得哪裡不好,球場上能打出來的表現才是硬道理。
如果單一的進攻方式強到極致,能達到克萊湯普森的那種水平,他也願意。
但問題是他接球投籃能力沒有那麼好,且球隊需要他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並沒有朝著接球投籃打法的方向一直衝,而是開始進行持球能力的開發。
防守端的進步,已經放緩很久了,起碼麵板上三個最基礎的基本功到了89後,已經有倆月沒動靜了。
他谘詢過傷愈後已經在進行複健+減肥訓練的最佳防守球員,對方表示防守基礎到了他這個水平,進步慢是正常的,甚至再也沒有進步了都有可能。
球場經驗、與不同的隊友的配合、對對手的了解……這些也是防守的一部分。
因此他沒有去糾結防守端麵板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