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真人,這瓶藥就交給您了,雖然所剩不多,但願能助您參悟其中奧妙。”
他頓了頓,語氣誠懇地繼續說道:“真人若有任何疑惑之處,儘管來尋晚輩商議。雖說煉製之法已失傳,但晚輩對藥性還算了解,或許能提供些參考。”
“楚小友高義啊!”
孫思邈顫抖著雙手接過藥瓶,渾濁的眼中泛起激動的淚光,小心翼翼地用絹帕包裹三層,又取出隨身攜帶的紫檀木藥匣,將其鄭重地安放在最裡層的錦緞襯墊上:“老朽定當竭儘全力,早日參透其治法!”
呼~
楚天青鬆了口氣。
這一趴終於算是糊弄過去了。
該說不說,糊弄孫思邈可比糊弄李世民難多了。
李世民雖貴為九五之尊,但終究不是醫道中人。
而孫思邈,可那是嘗遍百草、著書立說的杏林泰鬥。
這要是不說點兒半真半假的話,還真騙不了他!
畢竟當表達者掌握的信息超出接收者的認知範圍時,即使說的是真話,對方也可能因缺乏相關知識而無法判斷真偽。
想到這兒,楚天青也不免苦笑。
從係統那兒得到的心理學,沒怎麼用到正事兒上。
全尼瑪用來騙人了!
“對了,楚小友。”
就在這時,孫思邈又問道。
“剛剛你給那老丈治病時,此藥為什麼要含在舌下?”
楚天青笑道:“孫真人可曾注意,舌下脈絡豐富,猶如百川歸海?”
孫思邈捋須頷首:“《靈樞》有雲:"脾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不過......"
他略顯疑惑:“這與給藥之法有何關聯?”
楚天青解釋道:“心主血脈,方才那位老先生是心脈瘀阻之症,若按常法服用湯藥,需經脾胃運化,再由肝經代謝,待藥力抵達心脈時,十成已去其七。而舌下血脈豐沛......”
他說著指了指自己的舌底:“將藥物置於此處,藥性可直入血脈,猶如順流而下,直達病所,如此用藥,可保八成以上藥效。”
“原來如此!”
孫思邈聞言雙目一亮,撫掌讚歎:“妙哉!妙哉啊!老朽行醫數十載,竟未參透此中奧妙。”
見狀,楚天青忍不住暗自偷笑。
“哪是你未曾參透?隻是我不該出現啊!”
其實孫思邈日後所著《千金要方?心臟》篇中,就記載了關於治療心絞痛的方法。
“以蜜丸如大豆,含一丸,稍咽之”。
雖然沒有明確“舌下含服”。
但“含一丸”的方式,與舌下給藥的操作卻是大同小異。
這也就是孫思邈不了解人體血管。
不然的話,哪能輪到自己在這兒裝逼?
說到底,還是占了時代認知的便宜。
想到這兒,楚天青忽然想讓孫思邈看看自己藏著那個人體血管標本,完事兒再給他解釋一下血液循環之類的知識。
但轉念一想,畢竟剛認識,還不熟絡,自己突然拿出那個東西,然後跟孫思邈解釋這從人體內抽出來的血管......
難保這老人家不會把自己當成邪醫。
再加上人家都那麼大歲數了。
萬一再嚇出個好歹來。
那也怪不好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