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顫巍巍地出列,他是比盧國的財政大臣,聲音苦澀:
“陛下……十萬七千青壯……若儘數折損,我國必將大受影響,無需敵軍來攻,我等自亂!”
另一位主戰的將軍立刻反駁,他雙目赤紅,瞪著趙梓龍:
“難道就任由這黃口小兒在此訛詐?我比盧國立國數百年,大不了拚個魚死網破!”
“魚死網破?”
趙梓龍笑一聲,“將軍勇氣可嘉,如今的情況是,網未必破,魚卻必死。
我王給予貴國談判的機會。
若依我軍中一些將領的意思,直接揮師西進,踏平王都,豈不更加乾脆?
屆時貴國損失的,就不僅僅是十萬士卒和些許財物了。”
主戰將軍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無力反駁。
事實就擺在眼前,魔鬼般的軍隊,確實有能力做到。
國王深吸了一口氣。
他揮了揮手,疲憊地打斷了臣子們的爭論,目光重新落在趙梓龍身上:
“勇王究竟想要什麼?除了信上這些,他還有什麼條件?”
趙梓龍知道他心裡已經開始妥協。
他微微躬身,語氣放緩了一些:“回陛下,我王的要求,信上已寫明。
糧食,礦產,金銀,爭議之地一樣不能少,沒有其他要求。
爭議之地實際歸於我王治下。
我王並非貪得無厭之人,所求不過是一個安身立命、未來可與貴國和平共處的根基。”
他頓了頓,拋出了一個讓步:“當然,我王也知如此數量的物資,或許會讓貴國一時困頓。
我王提議除了首批急需的糧草和部分金銀需即刻支付外,其餘礦產可分次付清。
並且承諾,隻要貴國履行條約,勇王麾下軍隊,將永不主動跨過雙方重新劃定的邊界。”
“永不主動跨過邊界?”
國王眼中閃過一絲光,這支部隊太恐怖,真怕他來犯。
這或許是眼下唯一能爭取到的、也是最重要的保證了。
若能換來其不主動進攻的承諾,哪怕付出巨大代價也值了。
敗了就敗了,有這等怪物在,根本不可能圖法蘭國領土了。
殿內再次陷入爭論,這一次風向明顯變了。
主和派的聲音逐漸占據了上風,他們開始詳細計算賠付的可行性,討論如何分攤這巨大的損失。
經過長達數十分鐘激烈爭吵、權衡利弊。
國王拿起筆,在一份經過修改的協議草案上,蓋上了印璽。
協議主要內容如下:
比盧國承認勇王對原爭議之地的完全所有權和統治權。
比盧國即刻向勇王支付糧食十萬石,金銀若乾,作為首批贖金。
比盧國割讓境內兩處富含鐵礦和一處稀有金屬礦脈的礦區,由勇王派人接管,開采權歸屬勇王,期限九十九年。
剩餘礦產,分次付清。
勇王承諾,在比盧國履行條約期間,其麾下軍隊不主動越過新劃定的邊界,即以原爭議之地西側為界。
協議履行後,勇王釋放戰俘。
趙梓龍心中長長舒了一口氣。
不僅小名抱住了,還裝了回比。
不僅兵不血刃地解決戰俘難題,還獲得了海量發展資源,更重要的是,獲得了法理上的領土。
“陛下英明。”
趙梓龍收起協議副本,行禮道,“我即刻返回,向我王複命。
待首批物資運抵,我王定會信守承諾,釋放戰俘。”
國王無力地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
這一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隻是一個被迫簽下條款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