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說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謀劃了那麼久,最終發現,這些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你能承受嗎?
“還有。”
袁珙補充道:“殿下還沒立世子,倒不如讓皇孫回京請求冊封,以示好意,降低戒心,看未來還有沒有機會。”
他能說的,唯有如此。
作為一個相信玄學的人,袁珙是按照自己推演出來的結果來給建議。
推演的結果不一樣了,他給的建議,也會不一樣。
朱棣沉默了,糾結如何選擇。
——
詹徽自首了。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朝廷的圈子。
有人為詹徽可惜,有人覺得詹徽此舉,會給他們文官群體,帶來沉重的打擊。
也有人痛罵詹徽,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
各種的聲音,在外麵出現,還有各種消息不斷傳播。
那些要進京敲響登聞鼓告禦狀的百姓,最終被錦衣衛帶來了,朱元璋公開提審。
那幾個百姓,還是第一次看到大明最高掌權者,出現在那麼嚴肅的場合,緊張是肯定的,但他們的緊張,也影響不了結局。
審問清楚後,朱元璋勃然大怒。
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有好久,沒有大開殺戒。
現在憑借詹徽的案子,大肆捉人、殺人。
朱元璋本就是個狠心的人,做起這些事情,沒有任何心理壓力,捉人殺人,所有牽連進來的人,不管他們是誰,一個都活不成。
朝中,又是腥風血雨。
那些官員覺得,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寫遺書上朝的日子。
人心惶惶,怕得不行。
唯有朱允熥,是滿意的。
對這樣的結果,甚是滿意。
他的報複來得激烈,徹底震碎了,其他要針對自己的文官的心,讓他們再也不敢亂來。
朱允熥的“惡名”一下子傳出去。
“殿下,爽快!”
常升看到最終的審判結果,哈哈大笑道:“看他們還敢不敢誣陷殿下,那些遭瘟書生該死。”
朱允熥笑道:“舅舅,低調低調,不過是殺雞儆猴,小手段罷了。”
到了現在,朱允熥奪嫡的希望更大。
本來朱元璋更在意他的,現在更穩了。
就差朱元璋一道聖旨下來,徹底確定自己的身份地位。
“舅姥爺他們,什麼時候回來?”
朱允熥算了算時間,藍玉去收拾那個蒙人,已經去了好久。
常升道:“應該快回來了,不就是一個韃子,你舅姥爺要把他們收拾了,輕而易舉。”
“好!”
朱允熥又道:“我還要回去準備一下,接下來的計劃,舅舅再見。”
奪嫡,一定要成功。
不僅是朱允熥想的,常升他們都是如此想。
聽到朱允熥還要回去研究怎麼奪嫡,常升知趣地不再打擾了。
將來奪嫡成功,他們得到的好處更大了。
朱允熥回了家裡,再和楊士奇他們說了說結果。
這一次打擊報複,效果特彆好。
至於下一步計劃,朱允熥其實還沒有想好。
如果非要說有了計劃,大概就是出海,要儘快把出海落到實處,至於朱允炆那個廢物,不值一提,可以暫時不管。
建文三傻,隻剩下兩個。
趙勉等擁護朱允炆的人,一下子被朱允熥收拾了,朱允炆大概要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