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古代,還沒有版權這東西。
但是,朱允熥既然要進入這個行業,未來還是想做一個版權,保證創作者的權益,現在先尊重版權。
把羅貫中找到,除了能得到三國和水滸的版權,還可以讓羅貫中繼續寫書,朱允熥提供想法,羅貫中執筆。
楊士奇說道:“看過了,這本書的作者,曾經是張士誠的人,殿下要找他?”
朱允熥說道:“沒錯,我想把他的《三國誌通俗演義》也刊登在報紙上,同時想請他回來幫我們寫書,你們有沒有關係,可以聯係此人?”
他們一起搖頭,和羅貫中,沒有任何相關關係。
也沒有人脈,能聯係上羅貫中。
解縉提醒道:“他以前是張士誠的人,殿下用此人要小心了。”
“無妨!”
朱允熥說道:“張士誠早已成為過去式,難不成他的人,還能推翻我們大明?”
如果羅貫中真的有問題,朱元璋真的容不下,就不會任由《三國誌通俗演義》在大明流傳,這本書沒有被禁,說明是沒問題的。
他們這樣一想,認為也對。
那就不再說什麼,回去研究自己的事情。
朱允熥隻好自己安排人,去把羅貫中找回來。
朱允熥還要把大明報社的一切,給確定下來,以及給那些工匠,提供印刷術的研究方向。
現在工部旗下的印刷坊,基本是朱允熥的了,那一道聖旨送過去,工部尚書鄭賜也不敢說什麼,隻能全麵配合大明報社的工作。
改造印刷技術,要比紡織機容易很多。
用了不到三天時間,就改造出來了。
楊士奇他們搜集的,用來刊登的新聞,也都搜集完畢。
在報社辦公室的編輯部裡,全部整理排列好,再送去給印刷坊印刷。
印刷坊那邊,早就準備好尺寸大小都合適的紙,還有各種印刷模板,隻要東西送過來,馬上能開工,報紙便如此誕生。
在確定要做報紙後的第五天,第一份大明日報,在金陵城內橫空出世。
他們根據朱允熥的安排,前麵三份的報紙,免費送出去。
從第四份開始收費。
一份四文錢,一共兩頁紙,刊登滿了各種值得一看的內容。
如果單是印發一份,成本肯定很高,但印發的數量越多,成本越低,賣出去的價格可以壓縮到最低。
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隻要賣出去的多,收入就能多,但目前還是免費,收費和利潤的事情,以後再考慮。
首先要做的,是把報紙的名聲打出去。
如果連名聲都沒有,報紙如何賺錢?
報紙首先送到了淩漢那裡。
“三皇孫殿下給我的?”
淩漢拿到報紙時,有些疑惑,又道:“好了,你先回去吧。”
讓那個送報的人離開,他打開報紙看了看上麵的內容。
“大明日報?”
淩漢覺得挺有意思的,再看刊登的內容,頓時耳目一新。
上麵不僅有一些時政,還有一些奇聞趣事。
另外,當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故事,也成了連載的小說,刊登在這上麵。
“通篇大白文,沒幾個人敢用這樣的文字寫東西。”
淩漢看了一會,忽然眼前一亮:“如果未來的消息傳播,以這種大明日報的形式,會不會更好用?”
不僅是消息。
朝廷有什麼,需要通知到民間的。
都能通過發行報紙,快速傳播出去。
淩漢當然知道這些東西,不會隻給自己,肯定要在全應天府發行。
“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