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願意。”
姚廣孝和解縉同時說道。
他們覺得朱允熥和其他人,真的不一樣。
如果未來的大明,可以做到這一步,他們不敢想象,大明會是怎樣的一個大明。
“但很不好做。”
朱允熥說道:“一旦做了,我就是異端,是離經叛道,會遭到天下讀書人、豪紳官紳抵製唾罵,一旦改不好,走錯了一步,還會遺臭萬年!”
比如未來的雍正,正是因為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在曆史上的名聲臭得不能再臭。
後來的乾隆,卻又沿用了雍正這一套體係。
“我們不怕!”
姚廣孝三人齊聲說道。
楊士奇問道:“殿下如何做思想宣傳?”
解縉說道:“還是要從儒家入手。”
漢武帝以來,儒家一直占據主導。
想要進行思想工作,儒家絕對是繞不過去的坎,想要把思想做好,必須要從儒家入手,這是眾所周知的一件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解縉又道:“殿下想要做好,也隻能依據如此。”
朱允熥同意道:“解先生說得對,唯有從這些開始,但應該如何宣傳,就要靠你們了。”
停頓了下,他補充道:“要做好宣傳,可以從兩個方麵入手,一是寫文章,那些特彆正經的文章,二是寫故事、小說,這是最容易讓人接受,也最多人接受,更容易潛移默化某些思想。”
娛樂的作用,便如此體現出來。
娛樂的受眾更大,更容易傳遞一定的思想觀念。
“至於怎麼寫,我等會給你們一份詳細的方向和大綱。”
朱允熥早就在規劃這些東西,又道:“之前讓你們簽到那些作家,都簽回來了嗎?”
楊士奇點頭道:“簽回來了。”
簽回來就好。
朱允熥的一些想法,要依靠他們來實現,道:“可以先寫,發表出去,到時候我們報紙的版麵,還會擴大,不會隻有一兩張,除了思想的宣傳,我會再給你們一些比較新奇的故事,隻要努努力,我們的報紙,一定暢銷。”
除了報紙,還有思想。
報紙是大明百姓為數不多,並且最廉價的娛樂方式,隻要利用到位,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朱允熥穿越之前,沒少看各種各樣的網文。
故事積累,絕對是龐大的。
他不想寫,也不會寫,但可以列出大綱和方向,找人來寫。
簽回來的作家,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是!”
他們三人,齊聲說道。
但也不得不佩服,朱允熥想法之多。
想到了很多,他們根本想不到的東西,每一個要實行起來,都會對大明帶來極大的改變。
朱允熥把應該說的,和他們說了,便離開大明日報編輯部,回去自己的書房,準備寫點東西。
寫那些大綱,再寫故事。
把這些東西,拿出去給簽回來的作家寫,繼續為報紙增加銷量。
第二天。
第二份大明日報,開始發行。
有了第一份的準備,今天期待的人更多了。
即使國子監的監生說瞧不起報紙,但還是期待的,那些官員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