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那麼大,找一個可以當物理老師的人,朱允熥認為應該可以。
彆以為科學理論,是要到近代才誕生。
但在華夏古代,早就有了不少相關的科學理論。
比如墨家,在先秦時期,就開始研究小孔成像、力學原理,無奈的是,古代的主流一直是儒家,墨家的思想又不被統治者認同。
墨家到了大明,不知道還有沒有。
古代類似的科學家,是一定有的,這就需要朱允熥慢慢發掘。
現在躲避風頭,正好有時間研究這件事,但做科學研究,是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朱允熥同樣把這些希望,寄托在吳忠他們身上。
等到他們帶錢回來了,朱允熥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至於朱允熥要教的是什麼,石安誌他們不敢過問,其實也沒必要過問。
隻要能讀書,對他們而言就很滿足了。
何況還是皇太孫安排人來教的,無論是什麼,都是最好的。
“大妞,給我!”
朱允熥讓楊大妞,遞了一個東西過來。
如果放在幾百年後,那些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一種叫做火箭的煙花,可以飛上天空爆開。
這是朱允熥讓陶誌學做的,剛才去了陶誌學那裡,順手帶出來了。
在宋朝的時候,就有神火飛鴉。
萬戶飛天用的東西,差不多就是這種,陶誌學可以做出火箭,技術肯定是有的。
“你們看好了。”
朱允熥把煙花,插在地上,再用火點燃。
隻見煙花噴火,發出尖銳的聲音,飛上天空爆開。
所有人看到煙花,都有些驚訝,繼續聽下去。
“我要教你們的,用一個比較文雅的詞,就是格物致知。”
朱允熥說道:“用我自己的詞來形容,叫做科學,剛才飛天的就是科學,為什麼可以飛天?”
“再比如,工廠裡的紡織機,為何能運轉得那麼快?”
“天空中的彩虹,是怎麼形成的?”
“天空為什麼會下雪和下雨?水為什麼要往低處流?蘋果為何要掉地上,而不是掉天上?甚至夏天白天更長,冬天夜晚更長,這又是為何?”
“都可以從我的科學當中,得到答案。”
他也不管,他們聽不聽得懂,先把這些說出來,給他們一個提醒。
他們是真的看不懂,包括石安誌,但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皇太孫說的,都是厲害的。
“這些都是科學。”
朱允熥又道:“學會了科學,你們可以做到很多不可置信的事情,遠的不說,說回我們軍隊,如果我把剛才飛天那個東西,做得更大、威力更強,直接射到敵人當中,效果如何?”
此言一出,那些老兵無不眼前一亮。
他們這些當兵的,當然知道如果做大了,做成武器,能有多可怕。
可以把敵人,完虐了。
他們也不至於,斷手斷腳地回家,現在全靠皇太孫扶持。
朱允熥又道:“你們好好想一想,我要教給孩子的,正是這些,願意的話,到石安誌那裡報名,如果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願意,殿下,我們願意。”
“我家孩子也願意。”
“誓死追隨殿下,殿下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
那些孩子的家長,紛紛開口表示願意。
他們本就接受了朱允熥的恩惠,讓孩子跟隨朱允熥學習,還能改掉軍戶戶籍,絕對是沒問題的。
如果不學習,未來隻能是軍戶,要上戰場,運氣不好的話,下場好不到哪裡去,倒不如跟殿下多學些東西。
那些沒有孩子的老兵,現在隻能是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