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了一大筆進賬,朱允熥一直認為,自己不是愛財的人,但現在看到那麼多錢,他決定從現在開始,也是愛財的。
“有錢了,又能做很多事情。”
朱允熥繼續在規劃,未來的科學發展大計。
他首先到了大明日報編輯部,再讓人傳陶誌學他們進來,再一次分錢。
“陶先生,你多買些礦石回來,儘可能地鍛造炮管和槍管。”
“短時間之內,錢不再是問題,沒錢了再來找我要,一定要把火器做好,千萬不能偷工減料。”
朱允熥叮囑道。
陶誌學連連點頭,表示自己一定可以做好。
如不成功,他提頭來見朱允熥。
“鄭和。”
朱允熥又道:“我再給你錢,可以大規模地買木材,但依舊是以你自己的名義去買,必須給足錢,我們的船要儘快下水。”
鄭和朗聲道:“奴婢領命!”
他知道應該怎麼辦,隻要有錢,有木頭,一切都好做,不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把應該說的事情,簡單的說了說,全部吩咐下去了,朱允熥這才滿意地讓他們下去。
大明的強盛計劃,終於要再推進一大步。
隻要火器和船隻到位,外麵茫茫大海,誰能擋得住大明海軍的炮火?
他要用堅船利炮,轟開那些海外的國門。
“現在的船其實還不算好用。”
朱允熥心裡在想:“都是木頭,不太行,等到未來鍛造技術發展起來,就不能繼續用木頭了。”
那才是真正的堅船利炮,領先西方好幾百年。
這樣想一想,他的心情愉快了很多。
朱允熥正要回宮,但柳六來傳,朱高熾回來了,到處找朱允熥,一直找到了這裡。
“傳。”
朱允熥就在編輯部,接見朱高熾,讓人準備好茶水。
過了片刻,朱高熾進來。
還不等他行禮,朱允熥便好奇地問:“堂兄不是去幫我,改造商稅的嗎?怎麼回來了?”
朱高熾歎道:“正是商稅出問題了,我沒辦法擺平,才回來求助殿下。”
再看他的神色,回來得好像還挺急的。
商稅的問題,貌似還不小。
朱允熥問道:“在改的時候,遇到了阻礙,有人不斷反對,讓改革難以進行?”
“沒錯!”
朱高熾苦惱道:“金陵的還好,畢竟這裡是天子腳下,很多人都不敢亂來,但地方的完全不一樣,他們極力抗拒,就是不願意給錢。”
“我們把稅課司改了,全部歸朝廷負責。”
“地方的官府為此不滿,還不願意配合,他們敷衍了事,再加上地方的豪紳豪族反對抗拒。”
“他們甚至衝擊了,我們稅課司。”
“發動了一些比較極端的人,對我們進行打砸,我也沒辦法啊!”
朱高熾無奈地訴苦。
說著都快哭了。
商稅的改革,肯定會觸動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些經商的豪紳,在大明絕對不少。
朱允熥可以預判,應天府之外的商稅,肯定沒有那麼容易收上來,絕對會出問題。
現在問題,不就來了。
朱允熥道:“你沒有動用衛所的士兵,幫你壓下一切不利因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