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金這個名字,也是朱允熥帶來的。
戶部的官員,以及錢莊的員工,早就知道什麼叫做準備金。
大概就是錢莊的庫房裡有多少銀子,就印多少寶鈔,以便百姓隨時兌換,但這是前期的操作,如今寶鈔穩定下來,麵額不會貶值了,印發的寶鈔,早就不會和庫房裡的錢對應。
“大驚小怪。”
一個戶部的官員道:“這是殿下說的,經濟規律。”
齊泰聽到這個經濟規律,陷入了沉思,總是覺得這件事可以利用起來。
“如果手持寶鈔的百姓,想用寶鈔兌換現錢,但換不到錢,大明錢莊豈不是要崩了?”
齊泰在想,但又覺得不太行。
因為百姓現在很相信大明寶鈔,朝廷都在正常使用,推動寶鈔的正常化,百姓怎麼可能會去不停的兌換?
“也不是沒可能。”
“大明錢莊正在對外推廣,聽說已經推廣到江南地區。”
“同時還在繼續商稅改革,江南地區的商人最多,改革絕對動了他們的利益。”
“如果我可以聯係他們,一起對付大明錢莊。”
“錢莊崩了,改革將要失敗。”
“我倒要看看,他還能怎麼維持錢莊,如何的維持商稅。”
“監國期間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問題,滿朝文武都有可能反對他,一定坐不穩這個位置。”
齊泰認為這樣做,還是可行的。
他覺得自己又行了。
前提是,怎麼聯係南方的商人?
他相信那些商人,一定很樂意和自己合作,反對商稅,反對朱允熥,把朱允熥拖下那個位置,他就能順利地扶持朱允熞當皇太孫。
齊泰暗暗在想:“一定可以的!”
——
福建布政蔣進,無緣無故得到傳令,要進京見監國的皇太孫殿下。
他還是有些惶恐,不知道朱允熥見自己所為何事。
甚至擔心,會不會因為海上的事情。
最近海軍出海,打擊倭寇,他是知道的,如果因為海上的事情,延伸到自己的問題,他覺得問題很嚴重,也有點緊張了。
接到消息後,馬上有人帶他,馬不停蹄,快馬加鞭地北上。
來到了金陵的時候,先休息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再有人安排他進宮,一直來到文華閣。
有了內閣後,蔣進還是第一次進宮。
以前進宮,皇帝一般是在奉天殿、武英殿,或者謹身殿接見官員,來到文華閣,蔣進還是第一次。
進門後,他循例跪拜行禮。
“免禮,坐。”
朱允熥打量著蔣進,再讓人給他搬來了一張椅子。
等到蔣進坐下,他問:“蔣布政可知道,我因何事,傳你進京?”
他還是第一次,傳召地方官員進京,特彆是一省布政的級彆。
蔣進想著,搖頭道:“臣不知!”
朱允熥說道:“是關於商稅的事情,我知道你們都反對我的商稅改革,但我是必須要推行到底,傳你進來,是想問問你的意思。”
原來不是海上的事情。
蔣進鬆了口氣,但關係到商稅,他又感到為難了。
真的沒那麼容易改。
商稅的改革,蔣進肯定知道,福建稅課司的人,早就被更換了。
“殿下,不容易。”
蔣進躬身道:“南方的宗族向來比較團結,殿下要改,他們還不一定配合,若是強行來改,還容易引來衝突,哪怕派兵鎮壓,但隻是暫時能鎮壓,除非可以給他們足夠的好處,他們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