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近朱允熥,從南方回來,讓他又看到了一個希望。
齊泰千方百計,要搭上江南商人的線,各種暗中進行,無論如何都得把朱允熥的錢莊給打壓下去,為此還找到一個來自杭州的同窗。
“張兄,你確定,真的能為我聯係他們?”
齊泰問道。
那個叫做張兄的同窗拍著心口保證道:“我保證能做到,我們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不能讓三皇孫繼續當儲君。”
現在朱允熥當儲君不久,即將要挑起大明和倭國的戰爭。
一旦打仗,武將的地位,又能得到無限拔高。
他們文官的地位,又要被壓下去。
文武之爭,是一直存在的。
文官不能讓武將,過於囂張。
武將不希望自己再無用武之地,隻有不斷打仗,才能有功勞、提高自身地位。
但是一直打仗,皇帝就會變成窮兵黷武,這不是文官想看到的,他們眼裡的皇帝,就應該完全聽他們文官的安排。
皇帝是不能有太多想法,文官怎麼說,皇帝怎麼做就行了。
那位張兄又道:“二皇孫是沒了,但還有四皇孫,無論怎麼樣,都要比三皇孫好。”
齊泰極力讚同道:“沒錯,你說的都對,我們大明,已經有一個洪武皇帝,不能有第二個洪武。”
想到了在老朱的高壓統治下,他們官員瑟瑟發抖的生活,齊泰心有餘悸。
在他們看來,皇帝是不能,像朱元璋那樣。
齊泰又道:“張兄,全靠你了。”
張兄說道:“放心吧,我會安排下去的。”
他們這種,推翻朱允熥的計劃,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
齊泰是一定不能,讓朱允熥繼續當皇太孫,本來他也想投靠,但是朱允熥不接受,就決定徹底反了,反正都到了這個地步。
也壞不到,哪裡去了。
——
在李景隆的安排之下,朱允熥帶回來的紅薯,終於可以種植了。
李景隆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老朱。
種植的地方,就在他們李家,肥沃的土地上。
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登時兩眼一亮,這種叫做紅薯的東西,他前所未有的重視。
說好的親自去種,那就親自來。
以前又不是,沒種過地。
朱元璋帶上朱允熥,匆匆忙忙地來到了李家的農田內。
此時的農田,已經被李景隆帶人圍起來。
蔣瓛也帶領錦衣衛,以及一部分,來自宮裡的羽林衛,把整片田地包圍了,畢竟大明的皇帝和儲君都在這裡,安保力量是絕對不能太差。
張文保見過朱元璋一次,但他依舊的拘謹,小心翼翼地跟在李景隆身邊,等待迎接。
“陛下和殿下來了。”
李景隆看到車輦越來越近,連忙跑上去迎接,高呼道:“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的人,看到李景隆跪了。
也都一起跪下,高呼萬歲。
李景隆隻是想好好表現自己,抱穩大腿,未來好得到重視,把馬屁拍到底了。
還在馬車內的朱元璋,聽到李景隆如此高呼,探頭出來看了一眼,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你小子起來吧,大呼小叫的像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