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驚人,後坐力同樣驚人。
但也比火銃穩很多。
朱元璋穩妥地抓住槍托,再看那個箭靶,正好被打中,搖晃了一會。
“皇爺爺好槍法。”
朱允熥讚歎道:“寶刀未老。”
朱元璋把步槍放下,關上保險,搖頭道:“不行,還是老了,差點拿不穩槍,不過允熥你這些武器,太好了!”
好得讓他也不知道,可以如何形容。
沐春高聲道:“恭喜陛下,殿下能造如此神器,天佑大明!”
有人稱讚自己的孫兒,朱元璋還是很開心的,又道:“你的這些武器,都是極好的,下一次北伐,能裝備到軍中嗎?”
朱允熥說道:“裝備全軍,不敢保證,但絕對可以裝備給主力,足夠摧毀北元。”
“好!”
朱元璋等的,正是這一句話。
朱允熥又道:“昨天我聽沐大哥說,西南那些土人不安定,今天就想帶沐大哥過來看看,如果生產的數量多了,沐大哥回去的時候,帶一批回去震懾土人。”
看到朱允熥對於沐春,也能如此重視,朱元璋心裡更是安慰,自家的大孫,很重親情。
“多謝殿下。”
沐春沒想到,昨天隨口一句話,朱允熥還能如此上心,心裡感激不已,又道:“但西南地區,多山地,步槍可用,火炮限製太大了。”
火炮笨重,無法在山地攜帶。
射擊的方向,隻能是平射。
如果遇到特殊地形,未必可以打擊敵人。
“沐大哥言之在理。”
朱允熥經得提醒,瞬間想到了另外一種炮,又道:“陶先生你能不能安排人研發一種,傾斜立在地上,放炮彈進去就能啟動,形成拋物線打出去的火炮?”
他拿起一根木棍,四十五度傾斜,演示給陶誌學看。
其實就是迫擊炮。
這種火炮,在山地上用是最合適了。
陶誌學問道:“這樣的火炮,如何確定打擊的距離、目標呢?”
“改變傾斜角度。”
朱允熥解釋道:“通過拋物線來定位,陶先生可以去和道衍大師研究一下,數學上的拋物線問題。”
關於什麼是拋物線,朱允熥在數學裡早就提出來了。
數學是理科的基礎,隻要學好了數學,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臣明白了。”
陶誌學點頭道。
朱允熥和陶誌學說的那些話,朱元璋和沐春根本聽不懂,聽得滿頭問號,但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沐春忍不住問:“殿下,您說的是什麼?”
朱元璋無奈道:“咱也想知道。”
“科學!”
朱允熥解釋道:“這是孫兒,和道衍大師、陶先生他們一起,開創的一門全新的學問,就叫做科學,我們的槍炮都是科學得出來的。”
朱元璋驚道:“這個科學,如此神奇,是不是和你那個什麼學堂有關?”
科學學堂的事情,朱元璋肯定是知道的。
本來還以為,是朱允熥拉攏人心的做法。
沒想到真的可以用科學,做出真正的成績,實在太震撼了。
朱元璋道:“去看看科學學堂。”
他迫切想知道,學堂裡麵學的,除了仁義禮智信,還有什麼。
仁義禮智信等,是無法做火炮。
沐春問道:“臣也能去看看嗎?”
要知道那些都是,大明最高級彆的秘密,他擔心不是自己可以隨便看。
朱允熥笑道:“當然可以,沐大哥一起來,來人去通知石安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