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更不在乎,畢竟倭人不是人。
——
湯和來了。
他的身體,其實不算太差,但又確實不怎麼好。
還是可以承受長途跋涉,再以他的身份地位,哪怕長途跋涉,也有足夠的人照顧,可以走得很舒服。
來到金陵城外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這座城池,湯和感慨道:“好久沒回來了。”
“信國公。”
便在這時,有人走了過來。
湯和年紀大了,有些眼花,看了好一會才認出來是誰,道:“原來是梅殷。”
駙馬都尉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兒。
是老朱,最看重的女婿。
梅思祖在洪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黨,全家被殺,但梅殷沒有被牽連。
在後來朱元璋去世了,還把梅殷留給朱允炆用,輔助朱允炆登基,可惜到了永樂三年,朱棣讓錦衣衛把梅殷弄死。
錦衣衛上報,是投水自儘。
梅殷躬身道:“陛下讓我來接您。”
湯和笑道:“那麼我們這就進宮。”
梅殷搖頭道:“陛下現在,不在宮裡了。”
“哦?”
湯和很意外,又問:“如今是皇太孫監國,陛下不用管事,不在宮裡,在哪裡了?”
梅殷笑道:“在城外種地,信國公請隨我來。”
湯和倒是覺得有點意思,堂堂大明皇帝,居然在外麵種地?
不過想到朱元璋和他的出身,湯和又覺得很正常,應該是要憶苦思甜,反正無所事事,那就來種地吧!
湯和坐在馬車上,跟隨梅殷來到李景隆那邊的田地裡。
“信國公。”
李景隆笑著說道:“可算等到你來了。”
湯和從馬車上下來,笑道:“原來是你小子,你怎麼也在這裡?”
李景隆滿臉驕傲地說道:“我來陪陛下種地的。”
梅殷:“……”
滿頭黑線。
這個紈絝子弟,把拍馬屁當成一種驕傲,讓他都不知道可以如何吐槽。
李景隆又道:“陛下和殿下,在前麵等著呢。”
湯和忙道:“我這就過去。”
不過,走在田壟上,看著地裡陌生的作物,他又疑惑地問:“這裡種的,都是什麼?”
李景隆道:“紅薯,一種從海外來的東西,產量可高了,如果能種出來,大明再無挨餓的百姓。”
湯和驚訝道:“那麼厲害!”
如果當年他們還有一口飽飯吃,也不會一起推翻元朝了。
湯和說道:“若是真的,百姓們得多高興啊!”
李景隆笑道:“還在驗證真假,過一段時間就知道了,信國公不妨留下幾個月,我們一起看看結果。”
湯和道:“我等會就厚著臉皮,找陛下請求多留幾個月,哈哈……我們先去見陛下。”
他們一起,來到旁邊的屋子內。
朱元璋和朱允熥爺孫二人,正在屋內泡茶。
“陛下,殿下。”
湯和剛進來,顫顫巍巍要跪下。
朱允熥立馬起來,扶住湯和的手,道:“信國公,不用行禮。”
朱元璋道:“湯和老哥,我們什麼關係,你還行禮?免禮,起來吧。”
朱允熥來扶,湯和不敢起來。
等到朱元璋開口了,湯和這才慢慢站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