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旺的書信,很快送到朱允熥那裡。
另外解縉也送來了一份,關於江南地區,那些豪紳地主貸款的消息。
“沈旺這一手,玩得有點漂亮。”
夏原吉佩服地說道:“利用人的心理,再加上貨物的調節,迫使他們找我們錢莊貸款。”
李至剛笑道:“等到價格暴跌,他們手頭上的貨物,就得爛在倉庫裡,同時欠了我們錢莊的錢,又不上不還,這個沈旺確實不錯。”
朱允熥讚同道:“不愧是經商的,我們現在的貸款條例,有沒有提前還款的描述?”
解縉道:“回殿下,有!”
“如果發現借款方,出現經濟問題、信用問題,或者貸款的用途也出問題了。”
“我們錢莊出於避險考慮,可以催促他們提前還款。”
“臣看過他們簽訂的貸款合同,貸款用途寫明了,是用於購買布帛絲綢。”
“將來價格崩了,我們可以提出提前還款。”
相關的條款,都是解縉完善的。
沒有誰比他,要更熟悉了。
朱允熥笑道:“如此甚好,被沈旺操作了一下,那些江南豪紳的命脈,算是掌握在我們手中,有點意思,目前先不要管,等待這件事,慢慢發酵。”
他們一起說道:“是!”
其實發酵時間,不用等太久,很快的。
姚廣孝說道:“布帛絲綢一事,隻在江南地區進行,對應天府以及其他地區,影響不大,我們要不要擴大範圍?”
朱允熥想了好一會,搖頭道:“擴大了,就有大範圍的負麵影響,剛經曆寶鈔事件,還是算了,不過記得壓消息,把這些消息,壓在蘇州府範圍內。”
古代的局限性,就是消息不通,交通不便。
很多消息,帶有地域性。
蘇州府的消息,隻要按壓在蘇州府,就算傳不出去,也不為奇怪。
在這種消息落後的年代,朱允熥主導了消息,可以利用消息差、時間差來做到很多事情。
他們一起點頭,暫時按照朱允熥說的去做。
等到他們退下了,朱允熥讓通政司,可以把奏章都搬進來。
——
倭國,京都。
最近發熱、咳嗽的人,越來越多。
病倒了的人,更多了。
整個京都,彌漫著一層恐怖的死氣。
不僅京都,倭國的其他地區,皆是如此,病倒了的人不斷出現,倭國仿佛成了人間地獄,至於這種病的原因,他們至今還沒能查出來。
越是未知,越是恐懼。
“瘟疫,一定是瘟疫。”
王宮的朝會上,後小鬆心急如焚道:“這些瘟疫,從哪裡來的啊?”
他們不知道鼠疫,隻知道瘟疫,對於瘟疫這個詞,還是他們從大明學來的。
傳播得那麼快,可以短時間讓那麼多人病倒,甚至死亡的,除了是瘟疫,他們都找不出第二個原因,可是倭國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大範圍爆發瘟疫?
瘟疫還覆蓋全國。
他們倭人的醫師,麵對這種瘟疫,束手無措,不管再怎麼用藥,都救不回生病的人,還有不少醫師,首先病死了。
難道天要亡倭國不成?
倭國的其他官員,現在沉默了。
今天能來他們王宮上朝的官員,不到一半,剩下的不是病倒了,就是不敢再出門,王宮內死氣沉沉,人心惶惶。
足利義滿說道:“根據我的調查,目前唯一沒有被瘟疫影響的,隻有石見地區。”
“什麼?”
他們大驚。
隻有被大明割據的地方,不被影響,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瘟疫,是大明投放的。
足利義滿又道:“據我所知,朱壽早在瘟疫.爆發前,就在石見外圍不斷撒石灰,你們可知道,石灰在大明的作用如何?是用來防止瘟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