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朱元璋剛坐下,便直入主題,說道:“紅薯是我們大明,治國神器,此物遠在海外,要不是我們大明百姓出海遠洋,咱也看不到紅薯回來。”
關於紅薯的事情,他們是肯定知道的。
李煥文等人親自出去看過,確定了畝產和口感等,早就把相關消息,帶回了朝中。
何況報紙也刊登了,整個應天府都知道紅薯。
李煥文想到自己是戶部尚書,決定出來說兩句,朗聲道:“臣等都知道,紅薯能養活數不清的大明百姓,臣建議給帶紅薯回來的人重賞。”
來了,終於來了。
張文保心裡緊張得不行,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朱元璋點頭道:“咱承諾過,要封侯的,張文保出列。”
張文保聽到自己的名字,趕緊跑出來跪下,這是李景隆教他的。
朱元璋道:“宣讀聖旨吧!”
吉祥打開一份,昨天寫好的聖旨,在大殿上念了起來。
聖旨寫明,封張文保為番禺侯。
這就使得在場不少文官,羨慕嫉妒恨了,那可是封侯啊!
洪武一朝,除了勳貴,當年真刀真槍跟隨朱元璋廝殺打下大明朝,以及李善長等功臣,還有誰能得到過封侯?
不過想到那紅薯,要從海外帶回來肯定不容易,他們又覺得封侯貌似是合理的。
張文保,當得起這個賞賜!
聖旨宣讀完畢,張文保磕頭道:“草民,多謝陛下!”
吉祥把聖旨,送到張文保手中。
張文保激動得,有些熱淚盈眶,再一次磕謝。
朱元璋說道:“關於紅薯一事,你們都知道了,未來紅薯要推廣,你們都得給咱出力,咱要讓大明百姓,再也不用挨餓。”
“皇爺爺。”
朱允熥說道:“在推廣紅薯的同時,其他作物,比如小麥水稻等都不要忘記了,把百姓的田地,分開幾個區域,分彆種植。”
“萬一紅薯遇到什麼突發情況,也不至於連糧食都沒有。”
“反之,水稻、小麥等遇到特殊情況,還能有紅薯可以互補。”
“農業結構,要多樣化一些。”
朱允熥終於把這一份提醒,說出來了。
在南巡的時候,朱允熥就曾這樣想過,大明的土地上,不能隻種單一的一種作物。
如果出問題了,就是整個大明的問題。
“陛下,臣認為,殿下所言在理。”
李煥文雖然沒啥能力,但好歹也是戶部尚書,平時接觸了不少來自地方的關於農業的文書。
農業上的事情,還是懂的。
朱元璋微微點頭道:“允熥說的確實很對,你們戶部負責協調辦好此事。”
李煥文總算能在老朱麵前,挽回一下自己的名聲,忙道:“是!”
朱元璋說道:“接下來的早朝,交給允熥了,張文保你跟咱來,咱們再聊聊紅薯。”
他對待紅薯,比對待金子還重視。
隻有真正經曆過饑荒的人,才知道紅薯的重要性。
朱允熥說道:“繼續上朝,你們有沒有其他要說的?”
很快,結束了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