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不僅能在曆史上留下名字,還留下了功勞。
能夠成為黑衣宰相,可不是運氣,或者投機取巧,而是真的有能力,還是靖難之變的策劃者、設計師。
袁珙隻是留下了名字、能卜會算,以及滿身反骨,就再也沒有其他。
朱允熥是不一定完全相信曆史,但對這一段認為還是能信任的。
如果袁珙在靖難時真的有功勞,朱棣也不會不給袁珙,在史書上留下功績。
沒有,就是沒有。
朱允熥基本斷定,袁珙不值得拉攏。
其實袁珙也知道,所以說對了朱允熥心裡的想法。
“道長還是很有自知之明。”
朱允熥笑道。
袁珙說道:“如果沒有自知之明,貧道已經活不下去了。”
朱允熥單純想看一看,這個幫朱棣謀反的道士,到底怎麼樣。
這個人,也就這樣。
看不出有什麼特彆,朱允熥想著,便讓袁珙下去了。
袁珙躬身道:“貧道先退下了。”
等到他離開,朱允熥再想了想,其實覺得朱棣身邊那些武將,可能要比袁珙的威脅還大。
朱允熥心裡嘀咕:“四叔那些武將,可都是跟隨四叔不斷出戰,實力不差,還有四叔在北平的聲望。”
朱棣可以在北平,那麼快集中兵力靖難。
除了張輔等武將,還因為朱棣的聲望,當時很多城池,都是不戰而降,直接歸順。
但也僅此而已,要不是朱允炆太過廢物,靖難根本不可能成功。
想的多了,不知不覺,心裡又罵了朱允炆一頓。
朱允炆雖然死了,但也改變不了廢物的本質。
——
朱棣把袁珙送進宮,便到了大明日報編輯部。
姚廣孝在什麼地方,朱棣已經查清楚了,今天直接來找,看姚廣孝過得如何。
“你找誰?”
馬上有人看到朱棣進來,問道:“是要來報料的?”
報料是什麼東西,朱棣也弄清楚了。
不得不佩服,朱允熥這個大明日報,可以控製天下言論,絕對是統治者神器,而大明日報在以前,不過是邸報。
但是,誰也沒想過,要把邸報運用得那麼好。
朱棣快速想了一會,道:“我是朱棣,要見道衍大師。”
“朱棣?”
那個人馬上躬身道:“原來是燕王殿下來了,草民不知殿下來了!”
朱棣擺了擺手道:“無妨,大師還在吧?”
那人道:“殿下裡麵請,我幫你去通知大師。”
他在前麵帶路,再趕緊去找姚廣孝,此時的姚廣孝,正在品茗,聽到朱棣來了,趕緊出去迎接。
“燕王殿下!”
姚廣孝躬身說道:“可算等到你來了。”
他也知道,朱棣一定會來見自己,否則就不是朱棣了。
朱棣笑道:“大師在這裡,看起來還不錯。”
姚廣孝說道:“其實是太孫殿下,給我這個機會,殿下請隨我進來。”
來到剛才品茗的地方,朱棣坐下來道:“大師早就知道我要來,茶葉也準備好了。”
姚廣孝說道:“殿下嘗一嘗,都是從雲南來的茶葉,之前西平侯回京述職,給太孫殿下帶來的,太孫殿下給我嘗一嘗。”
看得出來,朱允熥對姚廣孝,還很重視的樣子。
朱棣說道:“聞茶香,就知道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