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式開始。
古代朝廷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鼓勵春耕,那些特彆重視農業的皇帝,還會主動地出去帶動耕種。
比如現在的朱元璋,想到今年是紅薯推廣的第一年,他比誰都要重視,必須要把握好紅薯春耕的每一個環節,不能有任何問題。
今天,朱元璋帶上朱允熥出宮,先是到應天府衙門看看。
此時的衙門,已經把種子全部分發下去。
應天府範圍內的,願意試驗紅薯的農戶還是很多的,還有朝廷兜底,他們什麼都不怕。
怎麼種植的技術,以及各種食用、存儲的方法等,也都普及下去,一切的條件是滿足的。
孟端也不敢不重視這些事情,早就派出能用的人,全麵輔助種植。
朱元璋在衙門裡,也看不到什麼,於是再帶上朱允熥出城,到了外麵的田地裡,可以看到春耕的百姓隨處可見。
不管是不是種紅薯的,百姓農戶都出來勞作了。
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朱元璋看到外麵的盛況,笑道:“允熥你看,這才是真正的安居樂業,換作咱在你這個年紀,田裡連水都沒有,根本無法耕種。”
回憶起往事,朱元璋再對比現在和以前,內心中有一種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
是他成立了大明,才能讓百姓們如此富足。
朱允熥笑道:“都是皇爺爺,為大明百姓帶來如此盛世!”
朱元璋難得謙虛道:“都是咱應該做的,咱也是百姓啊!”
朱允熥說道:“皇爺爺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朱元璋聽到了這句話,激動地說道:“好,說得真好,和之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樣好!”
他覺得朱允熥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自己一點驚喜。
隻有認識到,自己是從百姓中來的,未來才會回到百姓當中。
朱元璋說道:“吉祥,你把這句話記下來,寫在咱的皇明祖訓裡麵。”
吉祥說道:“陛下,臣不認識字!”
朱元璋說道:“你不會一直念著,記在腦子裡?回去了如果忘了,咱有你好看!”
吉祥這就一直念叨,朱允熥說的這句話。
其實很好記,多念兩遍就記牢了。
朱允熥看到吉祥那個認真的樣子,有點想笑了,不過吉祥還是懂得討好老朱的。
知道應該怎樣做,應該如此認真。
他們今天是微服出巡,隻有吉祥跟隨,其他的護衛,走得遠遠的,但又會保持著一定距離。
朱允熥的貼身護衛,楊大妞也在,這樣暫時足夠了。
在外麵一走,也沒幾個人能知道,這就是皇帝和儲君。
朱元璋不管吉祥這個複讀機,來到了田地的路旁,負責的衙役把東西分發下去後,農戶們開始乾活了。
可能是有了紅薯這個全新的作物,給了百姓們一種新的希望,今年的春耕他們熱情高漲,興奮不已。
朱元璋左右看了看,故作什麼都不懂,隨便問了一個農戶,問道:“老人家,你們今年的春耕,好像比以往要熱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個農戶說道:“我聽你的聲音,也不是外地人,居然連發生什麼都不知道?”
大明日報,早就把應該刊登的,都刊登了。
應天府之內,居然還有人不知道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