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陷入了朝廷鬥爭,再有朱元璋的原因,死得不明不白。
但是劉伯溫的後人,還是能活下去,這個劉士瑞年紀已經不小了,繼承誠意伯的爵祿,但不再當官,平時讀書寫詩,日子過得還挺津津有味。
怪不得姚廣孝說,朱允熥不敢用。
劉基劉伯溫的死,多少和老朱是有關係的,他們劉家的人,應該會怨恨吧?把宣傳的渠道,交給這樣的人似乎不妥。
朱允熥說道:“道衍大師為何要推薦他?”
姚廣孝說道:“我和此人接觸過,有能力,又有才華,隻是不想再出仕,而他對朝廷,是沒有怨言的。”
就算還有怨言,朱允熥都不覺得奇怪。
“另外,他最近還有一個麻煩。”
姚廣孝又道:“這人一旦閒下來,總喜歡發牢騷,特彆是文人,劉士瑞也如此。”
朱允熥問道:“他做了什麼?”
姚廣孝說道:“寫了一首,抨擊陛下的詩,被家仆告發,已經關在應天府的牢房裡麵了。”
真正有風骨的文人,脾氣一般是比較奇怪的。
劉伯溫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作為劉伯溫的孫兒,劉士瑞的才華肯定不會太差。
朱允熥問道:“孟端上報了嗎?”
姚廣孝說道:“如果孟端上報了,殿下應該能看到相關的奏章。”
“我差點忘了。”
朱允熥說道:“來人,把孟端和應天府所有的奏章送進來。”
片刻過後,十多份奏章,送到朱允熥麵前。
找了好一會,終於看到孟端的奏章,詳細地描述了這件事,並且請求朱允熥上報朱元璋,把劉士瑞發配邊疆。
“還真的有。”
朱允熥看完了,又道:“他能得到道衍大師的推薦,我相信肯定是可以用的,我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姚廣孝說道:“臣正是佩服,殿下這一點。”
哪怕朱棣,也不一定有朱允熥的大度。
朱允熥說道:“我先見一見劉士瑞,這一次麻煩大師了。”
暫無其他,需要姚廣孝幫忙的。
朱允熥讓他先下去。
“告訴孟端,帶劉士瑞來見我。”朱允熥又道。
應天府尹孟端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還以為朱允熥終於要處置劉士瑞,趕緊到大牢把人提出來。
他帶著人進宮,到了朱允熥麵前,躬身道:“拜見殿下,其實劉士瑞的事情,臣已經查清楚了,殿下沒必要見他,直接發配就好了。”
朱允熥說道:“為什麼要發配?”
“啊?”
孟端一怔。
劉士瑞寫詩抨擊朱元璋了,居然還不發配?
既然不發配,見劉士瑞做什麼?
他有點看不懂,朱允熥具體想做什麼。
朱允熥又道:“帶他進來,你可以下去了。”
過了沒多久,劉士瑞站在朱允熥麵前,猶豫著還是行了一禮。
朱允熥說道:“來人,鬆開手銬腳鐐,你們就是如此對待劉先生的?”
劉士瑞見了很是意外,不是要處置自己?
通常的情況下,應該是先把自己臭罵一頓,再隨便定罪。
其實他是有些後悔了。
寫了那首詩,主要是喝多兩杯,再加上太閒了,詩興大發。
如果讓他再來一次,絕對不敢再寫了,害怕是肯定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