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說道:“楊伯成,退朝後,你來見我。”
他的這一句話,似乎給今天這場討論,定下了一個結果,因為楊伯成是工部尚書,大概是先治水。
朱允熥沒辦法,吏治不是那麼容易整頓,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整頓不好。
“還有沒有其他事情?”朱允熥問道。
其他的官員,陸續有人上奏。
因為朱允熥離開了挺長一段時間,期間是朱元璋處理政務。
他們更怕朱元璋,因此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都是暫時按下來不處理,等到朱允熥現在回來了,再一起提出來。
這些也是他們作為老油條,最基本的操作,在大明當官的,沒點操作,是活不到現在。
朱允熥把他們的事情全部解決,再回去文華閣,讓通政司的官員,把奏章準備好。
楊伯成跟隨回去,問道:“請問殿下,是因為治水一事?”
朱允熥點頭道:“沒錯,你整理一下,大明各地各種河流的數量,以及分布在什麼地方,又有哪些河流是比較容易發大水等等,送上來給我。”
“這個工作量,可能會比較龐大,可是河流關係到的,是很多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就算工作量再大,也要做下去。”
大明距離信息數據化還有好幾百年,單靠人力,確實很難整理好各種河流的情況,工作量很大,這個也是必然的。
朱允熥又道:“工部應該,有相應的記錄吧?”
楊伯成躬身道:“回殿下,有的!”
朱允熥說道:“有就夠了,你去安排,接下來首先要修的,是那些容易發大水的河段,無論疏通還是加固,都要提上日程。”
領了命令,楊伯成也下去了。
朱允熥再把陶誌學、郭勝和姚廣孝他們傳進來,提出了水泥的想法。
怎麼燒製水泥,還是全靠他們自己努力搞研發,朱允熥隻能提供方向。
相信他們的動手能力那麼好,把水泥做出來,隻是時間問題,一定可以做到的。
吩咐完畢,朱允熥沒彆的事情。
“殿下,郭惠妃求見。”
柳六回來上報。
得知郭惠妃來了,朱允熥肯定是要見的。
一會後,郭惠妃進來笑道:“終於等到殿下回來了,妙錦對殿下要望眼欲穿。”
朱允熥好奇地問:“難不成,成親的日子,又準備好了?”
郭惠妃點頭道:“準備好了,就在這個月的月底!”
朱允熥想了想,月底已經沒幾天,道:“那麼快?”
郭惠妃笑道:“殿下覺得快,可是妙錦等下去,還覺得太慢了,如果殿下覺得沒問題,我便如此安排。”
想到又要成親,快是快了些,但快點也好,徐妙錦儘快進宮,讓趙姝有個伴。
朱允熥說道:“郭奶奶儘管安排,我等著成親就好了。”
郭惠妃得到同意,明白接下來的一切,也要提上日程。
時間很快,終於又到了成親的時候。
徐妙錦不是正妃,因此成親的排場,不是那麼隆重,但徐家的人安排得很隆重,他們徐家,也是要麵子的,不可以讓人瞧不起,把可以給徐妙錦的都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