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詹事,正四品官職。
景清現在的翰林編修,也不過是正七品。
就這樣連續升級,景清一時間有些懵了,升級就算了,還能加入儲君的核心圈子,成為東宮的屬官。
若乾年後,朱允熥登基,景清就是從龍之臣。
朝中官員,多少人都渴望這一份榮譽。
景清問道:“殿下,不太合適吧?臣剛進入官場,什麼都不懂,又沒有資質和閱曆。”
他還擔心自己做不來,需要再曆練。
朱允熥說道:“我的東宮詹事府,我說了算,何況詹事府如今還不完善,挑選合適的人進來很正常,就這樣定了,你再寫一份旨意送去吏部。”
景清明白,事情可以確定下來,跪下道:“臣多謝殿下的恩賜。”
同時他的心裡,又感激不儘。
有一種千裡馬遇到伯樂的感覺。
他還覺得殿下和外麵傳的,不太一樣,其實殿下還挺好人的,比較仁善。
儘管朱允熥有時候,也可以特彆狠心,但景清覺得朱允熥的狠,和朱元璋的狠,還是有區彆的。
能得到如此賞識,景清在想,鞠躬儘瘁,死而後已,也要報答朱允熥的大恩。
把景清安排好了,朱允熥繼續計劃,北伐的事情。
儘管現在還沒有真正打起來的消息,但必要的準備,還是要提前做好。
做足準備,才能更好的應對。
至於戴德彝,暫時沒有把他,帶入東宮的意思。
——
耿璿離開皇宮,也沒有第一時間回家。
而是先到陶誌學那裡,把朱允熥那些想法,都對陶誌學他們說了說。
姚廣孝今天也在,聽完了耿璿的話,便笑道:“殿下的意思是海外的人,我們可以隨便禍害,但我們大明的人,不可以。”
這個意思,其實很明顯。
不用姚廣孝說,他們都能猜到。
郭勝說道:“殿下是要用海外的人、礦山,破壞海外的環境,發展我們大明的優勢,再攻打海外。”
耿璿說道:“差不多就是這樣,到時候還請三位安排人,跟隨我到南洋,那裡比較需要工匠。”
陶誌學說道:“我來安排吧!”
目前主要的,是為了煉鋼。
鋼材主要是給他們火器用的,陶誌學應該首先去安排。
耿璿說道:“能有人跟隨我們出發就好了,那麼麻煩你們,當地那些煤礦、鐵礦還是挺多的,都被我們搶過來了,少了運輸礦石的步驟,可以隨意挖來用。”
姚廣孝說道:“搶得好!其實還可以雇傭當地人來乾活,工錢不需要太高,他們的人還挺多的。”
耿璿點頭道:“這些我們都會的。”
請那些人挖礦,都在他們計劃之中。
南洋的人那麼多,不用白不用。
把這個請求,全部告訴他們,再得到陶誌學的回應,耿璿沒彆的事情了,趕緊要回家,回去見朱靈月。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何況他們還是剛成親沒多久,現在再見麵,好像隔了幾十年那樣。
朱靈月可想耿璿了。
——
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