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作為總指揮,領兵離開北平後,用最快的速度趕往遼東。
路過廣寧、大寧的時候,可以看到朱植和朱權都帶走了大部分的人。
北邊的防線大部分成了空虛的,更顯得把朱允熥留在北平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意外,還能及時應對。
來到了遼東都司,在東寧衛的時候。
根據斥候的最新消息,沈陽依舊被兵臨城下,但還守得住。
韃子無法攻陷城池,但又不願意走。
朱植他們和韃子僵持,但他們不主動出戰,隻是單純的僵持,戰爭的規模,依舊不算特彆大。
“諸位。”
朱棣想了想道:“要讓韃子有來無回,需要形成一個困局。”
郭英說道:“燕王殿下就說吧,想要怎麼打?”
朱棣再把遼東的地圖攤開,他們所有人,都圍在地圖上,往那些山川河流的線條看去。
“怎麼打,我曾考慮過。”
“既然韃子喜歡遼東,我們就彆讓他們回去了。”
“讓他們回不去,就得把遼東封鎖。”
“我的計劃是,常升去鐵嶺,一來收複鐵嶺,二來封鎖鐵嶺,斷了他們退路,可以繞道遼河套,能防止被韃子發現,我會安排人帶路的。”
“平安帶一隊兵馬,來到遼河套附近,沈陽西北的長山、巨流河一帶伏擊,這裡有一條通道可以出去。”
“韃子如果在鐵嶺出不去,一定會繞道此處。”
“我往東邊去,到撫順關、蘇子河一帶。”
“過了撫順關,這裡有山林,但也有開闊的地帶。”
“把韃子往這邊趕。”
“蘇子河南岸正是一片開闊的地帶,我在這裡埋伏,你們把韃子往撫順關趕進來,再把撫順關封鎖。”
“我從南岸殺出,韃子東邊和北邊都是河流。”
“西邊是你們,南邊是我。”
“徹底斷絕了他們退路,把他們圍困其中,隻能被我們屠戮,你們認為如何?”
朱棣簡單說了說自己的計劃。
宋晟問道:“我和武定侯的作用,是不是成為正式的援軍,帶領主力,壯大聲勢去救沈陽?”
朱棣讚同道:“沒錯!兩位在軍中,名氣最大,在韃子那裡的名氣也不小,你們作為援軍的主力是最合適的,可以迷惑韃子的想法,再配合十五弟他們從沈陽一起殺出。”
他的手指,快速在地圖上劃過,續道:“一旦看到援軍來了,哈剌苦出首先會往鐵嶺撤退,但發現鐵嶺此路不通,就會往長山、巨流河的通道逃亡。”
平安說道:“我在這裡伏擊,讓他們跑不掉了,想往南邊去,但南邊有遼王他們和兩位公侯,最終隻能往東邊逃跑,想逃到高麗,借用高麗回北元。”
朱棣點頭道:“沒錯,一旦往東邊去,就進了我們的套。”
郭英道:“可行,那就這樣安排。”
宋晟說道:“還需要遼王他們配合。”
朱棣道:“我的部將丘福在城內,我會安排人傳消息給他,讓沈陽城內繼續拖著哈剌苦出,彆讓他先退了,但時間上要準確。”
他看了看地圖,又道:“從遼東都司到撫順關,距離最遠,繞道沈陽南部,有道路直達撫順,我最快七天可以到達。”
常升道:“我從這裡到鐵嶺,要收複鐵嶺,把鐵嶺沿路上的韃子都殺了,趕路用四五天,算上收複時間,大概也是七天。”
距離第二遠的,就是鐵嶺了。
宋晟說道:“時間安排很簡單,從明天出發,儘快趕路,我們從明天開始算起,五天之後,我和武定侯開始支援沈陽,遼王他們再拖五天肯定沒問題。”
郭英讚同道:“我們一來,哈剌苦出一定會逃,要逃回鐵嶺,少說也要三四天,足夠常升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