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耕種的日子,過去得差不多的時候,北伐大軍,開始全部同時出發。
山西、北平和遼東,三線大軍同時往北元進軍。
三路大軍,浩浩蕩蕩,聲勢駭人。
那些春耕的百姓,看到這裡都忍不住,紛紛停下來看向路過的軍隊。
朝廷又要北伐了。
部分北邊邊地的百姓,對於北伐還是挺激動的。
因為他們屬於邊地,一旦北元南下,首當其衝的會遭到元軍的肆虐。
朝廷北伐,是為了幫他們,解決這個不安定的危險因素。
朱允熥依舊跟在後軍之中,這一次沒有留在北平,而是能夠隨軍一起北上。
大軍很快,進入到了草原。
穿越大明後,朱允熥還是第一次來到草原。
遠遠看去,草原上放牧的部落,還是挺多的。
“四叔。”
朱允熥問道:“漠南草原上的部落,你們一般是如何處理的?”
朱棣說道:“看他們的性質如何,若是幫北元,出兵出糧,或者阻擊我們,就全部滅了,對於那些安定、什麼都沒有做的部落,出戰期間,以控製為主。”
朱允熥又道:“他們會不會,在我們路過的時候,安分守己表示歸順,但等我們走過了,他們立馬集結起來,襲擊我們後軍?”
朱棣鄭重道:“這個可能,還是很大的,我們會在沿途,一路留下據點駐紮,確保後路暢通的同時,再鎮壓這些部落,還會收繳部落的所有武器、戰馬。”
他的目光,往遠方的部落看去,又道:“等到我們返程,他們依舊安分,可以考慮把收繳的東西還回去,若是不安分,全部滅了。”
朱允熥又問:“我不太懂軍事,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據點,能不能滅了沿途的部落?”
朱棣肯定道:“能!就算他們的武器,不願給我們收繳,也有足夠的能力滅了。”
此時的後軍,正在沿途紮營,安排據點。
行軍打仗,不是衝上去打那麼簡單。
前後軍的配合,特彆重要。
如果是遠距離行軍,還要考慮退路的問題。
朱允熥跟在朱棣身邊,確實增長了不少知識見聞,學到了不少東西。
朱棣又道:“你彆看一個部落,似乎很大,人也很多,但裡麵老幼婦孺都有,真正有戰力的人不多,若是真的不安分,部落裡的男人,大部分已經被北元朝廷征集參軍,剩下的其實不多了。”
聽到了這些解釋,朱允熥又漲知識了。
“草原內部,也沒有我們想的那樣團結。”
朱棣繼續說道:“其中不少部落,互相之間還是有矛盾,他們不一定願意,聯手反抗。”
朱允熥說道:“多謝四叔的告知。”
朱棣笑了笑道:“殿下在這裡多走走,就算我不說,也能知道,不過很快就要打起來,殿下還是跟在後軍比較安全。”
朱高煦道:“爹,我不怕危險,你讓我上前線好不好?”
朱棣臉色嚴厲,道:“滾到後軍去!”
然後,他們繼續行軍。
朱允熥回了後軍,按照剛才朱棣說的內容,往身邊看去。
能看到的,正如朱棣說的那樣。
沿途有人紮營,也有人去找那些部落。
需要對他們進行強行的控製,服從安排的,一點事都沒有,不願意服從的,後果自負。
明軍也總不能,把他們全部殺了。
若是如此,隻會繼續挑起那些牧民的仇恨。
就算牧民不一定服從北元朝廷。
但是大開殺戒的話,隻會把這部分牧民,往北元朝廷的方向趕,成為大明的敵人。
那些牧民,有時候又不一定,都是大明的敵人,他們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