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錢還不需要很高。
徐欽說道:“第一批鋼材,耿璿已經讓人送回去了,如果陶先生有事,或者不放心火器工坊,也可以先回去看看。”
這裡的技術,他們的人,基本掌握了。
即使沒有陶誌學在,他們也可以做好。
陶誌學說道:“那邊可以放心,我在這裡,再待半年,殿下那邊,一直讓我們做點更新的東西,還是要回去的。”
比如發電。
這個一直在朱允熥計劃之中,但暫時沒有找到,可以代替塑料的絕緣材料。
但發電還是要繼續研究,加入他們的發展計劃。
另外,蒸汽機還沒做好,他自然不會一直呆在這裡。
徐欽說道:“陶先生有任何需要,隨時讓人來找我。”
從這裡,到舊港,距離不算遠。
經過這段時間的出海經曆,徐欽也變得成熟了不少。
再也不像之前那個,隻會強搶民女的紈絝子弟,有了一種,可以獨當一麵的感覺。
確保這邊沒問題,徐欽離開了。
如今南洋的一切,都是穩定的。
明軍在這裡,說一不二。
都在朱允熥的計劃中,平穩地發展。
——
陳誠濟他們福建商人,匆匆忙忙,終於也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鬆江府的市舶司。
這裡雖然是江南地區的主場,但也給福建商人,留有位置的。
這一次鋪貨,主要是為了,讓西方人看到貿易的好處。
因此,他們有什麼貨,全部搬過來,量大為主。
“陳兄終於來了。”
沈旺看到陳誠濟的時候,笑著說道:“你們來得也挺快的,西方人都還沒來。”
陳誠濟笑了笑道:“沈兄有沒有收到消息,西方人什麼時候會來?”
“暫時未知!”
沈旺微微搖頭,又道:“但我相信,殿下一定會儘快安排,儘早推進這件事。”
隻有速度快,東西方的貿易,才能更快地推進。
現在建成的市舶司,才不會空缺下來。
陳誠濟說道:“應該是了,不過你們的貨物,比較多的都是什麼?”
沈旺說道:“絲綢,茶葉。”
陳誠濟說道:“我們也有茶葉,另外還有瓷器,以及一些特產。”
其他的比如鹽、糖等硬通貨,他們全部都有。
沈旺笑道:“陳兄的準備,還是挺充分的。”
陳誠濟附和道:“沈兄的準備,其實也不差。”
他們在這裡,互相客套。
聊了好一會後,各自回去,安排自己的商人進駐市舶司。
首先得要把貨物,全部擺放好,這樣才能呈現給客人看,另外還要固定價格,無論如何都要確定,所有同樣的貨物,賣多少錢。
第一次貿易,避免惡性競爭。
這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他們做不好,殿下隨時把他們踢走。
把這些布置完畢,他們才得到消息,西方人在來的路上了。
——
帶領西方人,來市舶司的人,當然是朱高熾了。
他們的隊伍,首先是乘船出海,再到鬆江府登陸上岸,那個市舶司正好距離岸邊不遠,選址是經過慎重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