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般用的,都是化學磷肥。
朱允熥看得出來,婁慶豐對農業研究得很深入,但很多研究,隻是自己私底下進行,也是私底下自己種植。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他的這些東西,基本傳不出去,最多隻是給身邊的農民嘗試。
也是因為,認知和方向的局限,讓他的研究,沒辦法形成規模。
總體來說,婁慶豐對於農業的改造,是一定可以用,並且絕對好用。
朱允熥又找到了一個,可以改變曆史,或者說改變世界的人,道:“婁先生,我想請你留下幫我!”
“啊?”
婁慶豐說道:“草民……草民不敢保證,能不能幫到殿下。”
朱允熥說道:“我相信,你是可以的,我會給你提供高薪厚祿,另外再給你提供如何研究的方向、足夠的研究資源,隻要你點頭,可以馬上到戶部任職。”
“你要知道,吃飽飯的問題,是千百年來,最重要的問題。”
“如果婁先生能和我聯手,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功德無量,還能流芳青史。”
“我再提一個問題,婁先生覺得,紅薯怎麼樣?”
朱允熥看著婁慶豐,問道。
婁慶豐很肯定道:“紅薯是個好東西,產量極高,容易種植。”
朱允熥說道:“目前紅薯的好處,隻是暫時的,若是未來擴大種植,紅薯出問題了,和水稻一樣生病了,或者種著種著,產量突然不高了,這可怎麼辦?若是所有人都種紅薯,一旦紅薯出問題,這一年多收成幾乎全無,百姓吃什麼呢?”
聽著朱允熥的話,婁慶豐鄭重點頭。
認為說得很對,也很合理。
很多人看到紅薯產量極高,隻會欣喜、大量種植,但殿下看到的是未來的危害。
居安思危。
提前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意外,才能避免未來可能爆發的饑荒。
姚廣孝在旁,聽著他們的對話。
也覺得朱允熥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認知,懂的是真的多,考慮到更多。
能夠當上皇太孫,不是沒有道理的。
反觀朱允炆,如果讓其坐在這個位置上,大概就是按部就班,什麼都不會改變,其實也是沒有能力改變,最後任由那些文官操控。
朱允熥說道:“我現在,正好缺一個專業的人,為我改良農業,婁先生是最合適的,還請婁先生不要拒絕。”
婁慶豐跪下來道:“多謝殿下,看得起草民,草民願意為殿下,解決一切農業上的問題。”
朱允熥離席上前,扶起婁慶豐,道:“婁先生,免禮,快起來,其實是我感謝你才對。”
婁慶豐看到朱允熥這個身份,還來扶起自己,心裡感激不已。
朱允熥說道:“婁先生這是同意,留下來幫我了?其實也是幫整個大明的百姓。”
婁慶豐躬身道:“草民願意。”
朱允熥作揖道:“我代替天下百姓,多謝婁先生。”
這便是,禮賢下士了。
婁慶豐趕緊回禮,受寵若驚得再跪下去。